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黑龙江把握发展机遇 冰雪经济热起来

2019-05-13 18:04:4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中办国办《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近期印发,提出加快发展冰雪健身休闲产业,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随着群众性冰雪运动日益普及,冰雪产业发展加快。黑龙江冰雪旅游起步早,如何补齐旅游产业短板?如何跳出旅游看待寒地冰雪经济?

预计到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

游客达3.4亿人次

收入达6800亿元

带动相关产业(特色小镇、文创、运动、制造、度假区等)产值达2.92万亿元

去年冬天,黑龙江不可谓不热。气象部门发布数据显示,全省遭遇了1961年以来排名第二位的暖冬,降雪更是少得可怜。而另一个热现象则是——冰雪大世界景区比上年提前6天突破百万游客大关,漠河北极村接待游客同比增9.26%……高度依赖冷天气的冰雪旅游,却在天公过于“热情”的情况下迎来热潮。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黑龙江越来越懂得冷热之间的辩证法,摸出了一条推动冰雪旅游、寒地试车、冰雪装备制造等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的热路子。

冰雪旅游补短板: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产品

寒地冰雪经济的舞台上,演员越来越多,但主角无疑还是冰雪旅游。2018—2019年冰雪季,黑龙江接待省外游客2044万余人次。“黑龙江是中国冰雪旅游发祥地。经过50多年发展,塑造了一批叫得响的冰雪旅游品牌。”中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执行秘书长、中青旅联科执行总经理葛磊说。

起步早、实力强,但一段时间以来黑龙江冰雪旅游的短板也不少。

比较突出的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亚布力、雪乡等景区交通便利度和舒适性相对较差,影响游客体验。产品供给不丰富,冰灯、冰雕、滑雪成标配,度假产品短缺;整体规划偏弱,核心景区带动作用不明显。

针对短板,黑龙江省与世界旅游组织合作,制定全域旅游和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力求打破景区小散乱局面,规划东西南北中几条精品路线。“通过每条线上的核心景区,带动周边景区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说。

去年底开通的哈牡高铁,规划时充分考虑景区,沿线的哈尔滨和亚布力车程由3小时缩为1小时。以此为代表,高铁全省一张网加速构建,为旅游发展提供交通支持。旅游厕所、景区WiFi覆盖、旅游干线通信等统筹推进。

完善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同时,产品供给持续优化。去年,黑龙江在知名旅游平台上推出“冰天雪地黑龙江”专区,为平台上万余家定制工作室提供酒店、景区、餐饮、交通等旅游素材,方便定制个性化路线。“撸串儿、喝哈啤、吃锅包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定制不到的产品。”一家高端旅游机构对黑龙江冰雪旅游定制市场充分看好。

跳出旅游看趋势:拓宽寒地冰雪经济路子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给黑龙江带来的冰雪旅游资源不可谓不丰厚,网红景区蜚声海内外。把冰雪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早已成为全省共识。但一枝独秀不是春,冰雪旅游之外,推动寒地冰雪经济发展何以可能?何以可为?这也是黑龙江追问、突破、发力所在。

比如,地处北纬50度的黑河市,气温够低、降雪够多,但发展冰雪旅游却优势不大。一是南有哈尔滨、北有漠河,夹在中间不尴不尬;再加上自身缺乏核心景区,冬天的黑河向来一片寂静。

而这几年,有了不少变化。一到冰雪季,黑河街头出现的一辆辆“斑马车”成了独特风景线。“这些涂装车辆都是来进行高寒测试的新车。”市试车办科长陈影介绍,目前全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高寒测试,90%以上在黑河完成,“试车产业已成为黑河寒地冰雪经济的台柱子。”

冷资源里挖掘新路子,寒地试车产业日益壮大,带来的金山银山自不必言。“我们团队25个人再加11台车,试车70多天。”上汽红岩公司领队张峻算了一笔账:住宿餐饮、汽车维修加油、雇驾驶员等直接消费就超过130万元。刚刚过去的试车季,初步统计有近4000台试验车辆,6000多名试验人员来到黑河,贡献直接消费上亿元,还带动当地驾驶员等岗位就业。

黑河的例子不孤立。齐齐哈尔老牌冰刀制造商黑龙公司抢抓“3亿人上冰雪”的有利契机,沉寂多年后于2015年恢复生产。“我们专门研发机器人生产线,效率大大提升。现在年产冰刀30万套,年产值比2015年提升5倍多。”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黄威说。

寒地冰雪经济的路子越蹚越宽。黑龙江出台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打造冰上运动装备、雪上运动装备、冰雪场地装备产业集群,建成全国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迎着挑战谋长远:更需优质服务、市场监管

冰雪旅游热,受到的挑战也不少。比如刚刚过去的冰雪季,罕见暖冬对于冰雪旅游冲击不小。冰雪大世界运营时间缩短了26天,某市举办多年的冬捕节也因气温高无奈取消。

不仅如此,当冰雪蛋糕越做越大,分享蛋糕的人也越来越多。邻省吉林近年来在高端冰雪度假方面发力,实力不容小觑。而随着冬奥临近,京津冀区域的高水平滑雪场也吸引众多滑雪客。

如何应对挑战?冰雪经济离不开绝对低温,但更需要优质服务、市场监管这样的“相对温度”。

“首次为游客设置了400平方米的更衣休息区,免费提供姜水驱寒。”冰雪大世界景区负责人贾连琦介绍,今年还针对热门项目上线了智能排队系统。凭借暖心服务和优质产品,景区今年虽然提前闭园,但成为历史上最早突破百万游客大关的一年。

这几年,黑龙江旅游市场出现过一些不规范现象。有游客担心,旅途中被“宰”了怎么办?2018年,黑龙江专门设立旅游诚信基金,对涉旅投诉先行赔付。

“同纬度很多地区都具备发展寒地试车产业的基础,我们先行一步靠的就是优质服务。”陈影说,黑河市专门成立试车办,急客商之所急,沟通协调各部门靠前服务,“也有客商去过其他城市,但兜兜转转还是回来了。”

红河谷汽车测试公司总经理赵鑫宏说,针对今年温高雪少情况,引进了低温环境仓,建了密闭式全季试验道路,同时配备可造出接近天然雪雪质的造雪设备,“我们有信心用优质服务和先进设备为汽车厂商提供服务。”

“长远来看,黑龙江只有靠优质服务积累到足够‘相对温度’,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不落人后。”一位长期观察冰雪经济发展的专业人士说。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12日 02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