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山西运城:“聚宝盆”聚起人气、财气和底气

2019-05-09 00:28:0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太原5月8日电 题:山西运城:“聚宝盆”聚起人气、财气和底气

  新华社记者王文化、王井怀

  多年来的农村,人往城里跑,钱往城里存。如今,在山西省运城市的28个村里,情况不一样了。从去年开始,这些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由乡贤组织起资金互助合作社,汇聚乡间闲散资金,扶危济困、敬老助学,还为创业者播撒“及时雨”。基层干部群众说,这就像个“聚宝盆”,聚的是人气、财气,聚的是乡村振兴的底气。

  “新平台激发了新风尚”

  运城市闻喜县沟渠头村最近成立了一家特殊的合作社: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服务合作社。“29名乡贤和近200名乡亲出资160多万元,保本吃息,为村里老人免费吃饭提供保证。”村党支部书记杨锁旺说。

  这是运城市成立的第28个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去年来,运城市委宣传部在弘扬乡贤文化时,支持乡贤们组织起来,为乡村振兴办实事,资金互助合作社应运而生。

  关公故里运城自古就有乡贤治村、扶危济困的风尚。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有64万人外出打拼,如今2800多人回村进入村“两委”班子,3000多人成为农村后备干部,成为乡贤治村的主体力量。依托乡贤,各村成立互帮互助的融资平台,由乡贤理事会、监事会来管理,负责接收乡贤出资,监管资金去向。

  新平台激发了新风尚。出资60万元的万荣县永利村村主任王靖博说,听说要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村里人积极性很高,有的乡贤特地从城里赶回来参加。“乡贤出资从数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很快融资近百万元。”

  原本流向城里的钱开始回流到村里。沟渠头村出资的29名乡贤中,在外乡贤占到17人。村里人也放心把钱放到合作社里。闻喜县柏底村退休工人卫官水拿出1万元“棺材本”放到合作社中,这位73岁的老汉说:“管钱、用钱的是村里小辈,我放心”。

  运城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志峰介绍说,短短一年时间,28个村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吸引近800名乡贤出资,融资额达到2200多万元,“这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本钱。”

  “有钱使在刀刃上”

  上千万元的资金不是小数目,放在“资金互助合作社”这个新事物上,怎么用?用在哪?

  万荣县灵池村村主任杨自宁拿出账本让记者一笔笔地看:捐助一户残疾贫困户1000元,捐助一位村民手术费2000元,152位贫困人口每人分红100元,修建文化活动场所5.5万元……“都用在了刀刃上”,这位62岁的农村老汉说。

  “怎么用钱是乡贤理事会、监事会集体决策的。”杨自宁说,“村里哪家什么情况,大伙都清楚,坐下来一商量,准错不了。”这也成为当地资金使用的通用方式。

  记者了解到,各村出台了规范的资金使用办法,每收一笔钱、用一笔钱,都要经过乡贤审查这一关,严格规定资金的筹集、管理、借用、担保抵押等。同时,万荣县规定资金使用中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闻喜县要求收益分配时长者社员优先分红。

  在这种制度下,养老敬老成为各村合作社普遍重视的事。杨锁旺说,现在村里老年人多,每天有110多人到日间照料中心吃饭。“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低,只能管一顿午饭。现在有了合作社,可以自己盈利赚钱,未来一两年就能让全村老年人免费吃上一日三餐。”

  嘉奖后生学业是另一项重要用途。去年集贤村奖励两名考上大学的孩子每人1000元。村党支部书记杨树珍说:“古人讲耕读传家,鼓励孩子读书在任何时候都得大力提倡。”

  告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资金互助合作社还解决了多年来农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闻喜县农委主任张安红介绍,当地规定,合作社资金取之本村,用之本村,并把互助社贷款利息控制在月息9厘以下甚至免息,低于银行利率,压缩了逐利空间,确保了互助性。

  “方便、快捷、省心,资金互助合作社适合农村小额贷款的需求。”柏底村养鸡户卫天水说。近10年来他的养鸡规模一直受困于融资难。农村信用社利息是月息1分2厘,最快要跑1周时间,麻烦;民间借贷利息高达1毛以上,贷不起。现在,他足不出村就能在半天时间里拿到低息贷款。

  资金互助合作社还搭起了银行与农村之间的桥梁。万荣县范家村第一书记孙瑞云介绍,村内38户村民申请向银行贷款,经乡贤审查推荐了24户,全部获批,“比村民个人申请成功率提高60%”。

  “乡贤对村民知根知底,经他们推荐,减少了银行的调查成本,还能监管贷款流向,效果很好。”农行万荣县支行行长封朝阳说,通过三个合作社帮忙,农行短时间内向42户村民放贷149万元,“我们要推广到所有建立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村子”。

  记者走访发现,群众普遍用资金互助合作社的钱发展起大棚采摘、运输、精品民宿、药材种植等产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发展产业的‘种子’,自然能获得乡村振兴的丰收。”闻喜县后宫乡党委副书记樊丽娟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