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北京年龄最大考生吕铁马七次备战

2019-04-05 00:13:20 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吕铁马近两年读过的教材及法律读物

退休后开始学法,7次参加考试,从“律考”到“司考”,再到去年开始的“法考”,67岁的吕铁马先生经历了这项考试的三次改革。

3月29日,北京市司法局官方微博“北京司法”发布了一张他领取证书时的照片。更为惊喜的是,从领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到4月1日被北京京润律师事务所聘用签订聘任合同,办理入职手续,总计用了3天。

4月2日一大早,吕铁马先生正式到律师事务所报到上岗,成为年纪最大的实习律师。

退休后学习法律 1994年首次应试

吕铁马是老三届下乡知青,1978年,即恢复高考后第二年考上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国务院机关。后来,吕铁马下海,做过多种工作,退休前做外语培训兼留学中介。

2012年,他办理退休,一心在家照顾已93岁的老父亲。父亲身体很好,吕铁马除了做饭洗衣做家务外,没有太多的事情,于是,就用这些闲暇的时间读法律书。看多了,他觉得法律知识非常实用,于是就想到参加法律资格考试。

吕铁马说,其实他的记忆力并不好,毕竟岁数大了,但是他最大的动力是对法律有兴趣。2012年,吕铁马报名参加了培训班。

其实,早在1994年,吕铁马就参加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简称“律考”。彼时他开公司办企业,一些商务往来及债务纠纷,迫切需要法律的帮助。那年考试,他边做生意边复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差40分没有过关。这是他的第一次考试。

屡战屡败仍再战 报班怕遇到熟人

随后的六次考试,吕铁马由“自信”到“绝望”,期间心情波澜起伏。

第一次考试后,他因为工作繁忙,无暇专心学法,只得平常抽空读些法律读物。吕铁马偶然读到了美国当代法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的一句名言:“别的发明让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然,而法律让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己”。联想到自己的性格,他决定深入学法,以约束自己的言行。

就这样,61岁的吕铁马于2013年报名“司考”。吕铁马说,报名“司考”只为探路,所以,满分600分的考试,他虽然只考了242分,但并不气馁,反倒有了信心。

他报了教育机构的周末班,但连续两年“司考”都没考过,他便另找一家机构报班,以免被老师认出来尴尬。

经历了前几次的考试失败,2017年,吕铁马再次报名“司考”,但这次压力巨大。因为已有消息称考试制度要进行改革,将不允许非法学专业的人员参加“司考”。他这次考试状态很不好。只得了306分,拿到成绩那一刻,吕铁马很难过,“几近绝望。”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司法部出台规定中,对报名条件做了解释: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规定。他仍旧有报名参考的机会。2018年,吕铁马参加首次“法考”。

考前紧张睡不着觉 超出两分成功通关

2018年考试的前一天,吕铁马睡不着觉。他拿着手机翻看“法考群”,群里很多都是二三十岁的考生。这个群考前特别活跃,大家都向群里发各种题,互相问答案。深夜,“法考群”渐渐安静下来,但他还是睡不着。于是自己跑出去喝酒,一直喝到凌晨2点。第二天考试,头还是沉的。

结果,吕铁马说,一道十三问的题只做了十一问,少做了两问。他当时很沮丧,心想今年又过不了了!

在一个多月等待出成绩的日子里,他心中又不断地自责。当得知自己主观题部分得了110分,仅以超出分数线2分的成绩通过了这个考试时,顿感惊喜。

吕铁马向北青报记者表示,他愿意跟广大读者、网友分享自己学习和考试的经验,如果有年轻人需要他帮忙辅导“法考”,他会尽全力帮忙,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们,不收分文。

吕铁马备考经验

客观题死记硬背不可取

吕铁马说,从他周围的“考友”去年的考试结果看,应届毕业的大学生通过率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反倒是那些有了一些生活阅历,比如三四十岁的人,通过的比较多。

不少人以为“法考”的客观题,纯粹靠死记硬背,其实不尽然。有些题是非常需要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这些能力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而后边的主观题,就更需要这种能力了。

吕铁马说,事后总结,考了这么多年,是太拿这考试当回事了。每次考试都紧张,都怕不过,一紧张,背会的都忘了。其实索性放松,一放松,反倒通过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