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太庙拆除废弃看台 还原古建群

2019-03-27 00:01:24 信息来源: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太庙拆除废弃看台 还原古建群

1600余平方米临建限期一个月拆除;拆除过程中全程洒水降尘,防止扬尘污染

废弃看台与太庙大殿仅一墙之隔。东城城管/供图

太庙曾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因维护管理需要,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过一些临时建筑物,其中就有一处占地1600余平方米的废弃看台及附属建筑物,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将其拆除。经多方协调,3月20日上午东城城管东华门街道执法一队开始对该处有将近60年的“临建”进行了拆除。

据介绍,此处临建的一墙之隔就是太庙大殿,周围的12级看台有的已经被施工工人拆除。据东城城管东华门街道执法一队副队长李铮说,这些废弃看台及其他建筑物共计1600余平方米,近些年来由于不再使用,加上没有管理维护已经破败不堪,杂草丛生,消防设施也已荒废,灭火器成了“摆设”。这样的建筑物邻近太庙古建筑群,就是一颗“危险的种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与周边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影响了古建风貌以及游客游园观光体验。

为消除安全隐患、还原历史风貌,东华门城管执法一队发现这一问题立即启动相应程序,协同规划、旅游、文保等部门约谈太庙管理处。最终,经过多番交涉、沟通,太庙管理处同意拆除,在城管部门的监督下,限期一个月拆除。

在拆除的过程中,李铮说:“由于这处临建所处之地很特殊,所以基本上都是采取‘蚂蚁搬家’式的拆除,尽可能低的影响来这里的游客观光感受,特别是在拆除过程中全程洒水降尘,防止扬尘污染。”

据了解,下一步这处1600余平方米的临建拆除后,太庙管理处将对之前占用的场地进行历史风貌恢复,完善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设施,对园区内的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展现太庙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古建群风貌。

■ 解释

太庙

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东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本朝先祖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其建筑遵循周代“左祖右社”的规制,与社稷坛相对,是北京保存完整的大型明代殿式风格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轴线申遗确定的14处遗产点之一。1950年,政务院会议决定将太庙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由毛泽东亲自题写宫名,划归北京市总工会,并于当年“五一”作为首都职工文化活动场所对外开放。

■ 延展

太庙内住户全部签约腾退

去年11月下旬,太庙文物腾退启动签约,最终项目签约率达100%。东城区表示,后续将对腾退区域进行环境整治。

由于历史原因,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在太庙东北角区域、体育场看台下、故宫端门东墙下共有73户居民居住,严重破坏了文物整体风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2018年,按照北京新版总规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下达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任务,要求基本完成太庙、社稷坛、天坛内住户文物腾退。

去年11月在东城区政府、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精心筹备下,完成了项目资金对接、现场看房、居民动员等准备工作。并于11月22日正式启动签约,奖励期内完成全部居民的签约工作,签约率达100%。待所有居民腾退后,文化宫将根据有关规划进行房屋拆除及环境整治工作,最大限度恢复太庙历史格局及风貌。

东城今年着手多处文物腾退

2019年,东城区将完成正阳桥疏渠记方碑等两处文物的腾退,此外,还有多处文物也将推动腾退,包括央产、军产和市属文物腾退。记者昨日了解到,目前还在进行前期工作。

东城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采访表示,2019年东城区会重点加强老城统筹保护,将中轴线申遗整治与“疏整促”工作高度融合。他提到,今年将推进地铁8号线鼓楼大街站空间织补、南锣鼓巷片区保护复兴、永定门公园御道及正阳桥考古调查等9个项目。基本完成宏恩观、正阳桥疏渠记方碑文物腾退,启动实施西竺庵、朝阳阁等4处区产文物腾退项目,推动皇史宬等央产、军产文物腾退。

正阳桥疏渠记方碑是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现在东城区红庙街,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刻。清朝初年,天桥附近的水向东流出城时,天桥南的渠道经常淤塞不通,由于疏通效果明显,所以乾隆亲自书写了碑文。(记者李玉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