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声春雷破了68年“初雷日”纪录

2019-03-22 04:47:31 信息来源: 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昨日,海淀黄庄路口市民冒雨出行。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昨日(20日),北京出现今年首场雷阵雨,今年首个雷电蓝色预警发布。不少市民意外听到了2019年第一声“春雷”,1951年以来北京最早的“初雷日”纪录被刷新。今日至23日气温依旧低迷,最低温接近冰点,市民外出注意添衣保暖。受持续偏南风作用,昨日一早空气质量提前改善。预计本周日开始升温,下周,最高气温将再次站上20℃。

3月29日最早初雷日纪录被刷新

昨日上午,阳光不错。不过中午开始天气骤变,降雨回波从西向东移动,午后延庆、房山、门头沟分别出现了阵雨并闻雷声。

中国天气网显示,据统计,北京1951年以来最早初雷日为2002年3月29日,而昨日出现的春雷刷新了这一最早纪录。

北京市气象局介绍,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相关文件,自2014年起已取消雷暴等天气现象的人工观测记录。现已无雷暴人工观测记录。因此,从气象服务角度来说,已经没有“初雷”这么一说。不过,昨日确实是2019年北京地区的第一声雷。

14时30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雷电蓝色预警信号,至昨日前半夜,北京大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出现雷阵雨天气,局地出现短时大风。

昨日12时至18时降水量显示,全市平均1.9毫米,城区平均1.9毫米,最大雨量为石景山隆恩寺,达28.8毫米。

今日至23日最高温15℃最低温0℃

受冷空气影响,此前预计昨日气温大幅下降。不过实况显示,昨日最高气温达到了19.6℃,比预计的气温稍高。

昨日下午,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受冷空气影响,预计今日将有4、5级偏北风,阵风可达7级左右,外出注意防风。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依旧低迷,今日至23日,北京地区最高气温只有13℃至15℃,夜间最低气温0℃至4℃,降温明显,建议适当增添衣物,谨防感冒。周日气温开始回升,至下周,最高气温将再次站上20℃。

受偏南风影响空气质量提前改善

此前空气质量预报显示,本轮空气污染在昨日上午达到峰值。不过,昨日上午,北京地区空气质量提前改善。

昨日8时,北京城六区PM2.5小时浓度为86微克/立方米。北京环保监测中心介绍,前日傍晚开始,受持续偏南风作用,污染物向西北部山前汇集,使得城区和东南部地区空气质量好于预期。昨日一早,北京全市空气质量改善至轻度污染水平。

16时,受冷空气渗透作用,北京中心城区和西部地区空气质量转为二级良好水平。

预报显示,至23日,北京地区空气维持优良,24日可能出现短时轻度污染。

未来10天,受间断性冷空气影响,整个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扩散条件总体有利,北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中南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10和PM2.5。

其中,24日至25日,受偏南气流影响,区域扩散条件略有转差,区域大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

26日至30日,受间断性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较为有利,区域北部空气质量优良,其他地区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

■ 释疑

区域传输对北京PM2.5贡献50%左右

3月18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部经历了一次大气污染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介绍,本轮污染过程,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只有北京和唐山出现小时重度污染且北京的污染持续时间较长。

实况显示,3月18日晚间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部的气象条件转差,北京和唐山出现小时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区域中南部总体为优良,部分城市出现轻度污染。截至20日8时,区域内PM2.5日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北京,为124微克/立方米(3月19日),达中度污染。区域内PM2.5小时浓度最高值也出现在北京,为167微克/立方米(3月19日13时),达小时重度污染。

受风场辐合带影响,污染物由南向北传输

专家分析,首先区域北部气象条件转差,有利于污染物的累积。18日晚间起,区域北部的近地面风速降至2米/秒以下,静稳特点明显。另外,北京在18、19日早上出现逆温。因此,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均受到抑制,容易形成局地积累。

其次,受风场辐合带影响,污染物由南向北传输,并在太行山—燕山山前滞留,导致PM2.5浓度上升。

区域传输模式模拟结果也表明,本次污染过程期间,区域传输对北京PM2.5的贡献在50%左右,污染物沿西南通道(保定、石家庄方向)和偏南通道(廊坊、天津方向)传输的特征比较明显。

氮氧化物向硝酸盐二次转化推波助澜

另外,专家表示,氮氧化物向硝酸盐的二次转化推高了PM2.5浓度。虽然本次过程的日均相对湿度(40%-50%)比秋冬季典型重污染过程(60%以上)偏低,但二氧化氮在北京显著积累,3月19日北京已经成为区域内二氧化氮浓度最高的城市(大于110微克/立方米),二次转化的“原料”充足。

北京PM2.5的组分监测结果显示,硝酸盐占比达到40%左右,是PM2.5中最主要的组分。因此,在非高湿条件下,北京及周边地区机动车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仍能够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向硝酸盐有效转化,是本次过程中北京市PM2.5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

■ 链接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预警

昨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暴雪、沙尘暴和强对流天气预警。

其中,强对流天气预警由蓝色升级为黄色。中央气象台预计,3月20日20时至21日20时,湖南中东部和西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西北部、贵州东南部和广西北部等地的局地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此外,重庆东南部、湖南中东部和西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南部、福建西北部、贵州东部、湖北西南部、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达50毫米以上。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预计3月20日20时至21日20时,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中北部、吉林大部和黑龙江中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雪,其中,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中北部和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10~18毫米)。上述地区将有4~8厘米积雪,局地积雪深度可达10厘米以上。

(记者 邓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