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喝咖啡被开罚单?地铁禁食令各地不同

2019-03-18 06:35:5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喝咖啡被开罚单? 地铁禁食令各地不同

  西安、厦门、南京明令禁止 《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有不得在车厢内饮食规定

  3月14日,有网友因在南京地铁上喝咖啡收到一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这并非南京地铁首次对在地铁车厢喝饮料的乘客开出罚单,仅今年1月,南京地铁共处理列车饮食582起。除了南京,西安、厦门等城市也有地铁车厢内禁食的规定,其中,厦门对于在地铁车厢内饮食的乘客最高可处罚200元,而上海则将“不得在车厢内饮食”写进乘客守则,北京、重庆等城市则无地铁车厢禁食规定。

  网友发帖

  地铁车厢里喝咖啡

  乘客收到行政处罚单

  3月15日,有网友发帖反映,其朋友在南京地铁上喝咖啡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决定书显示,3月14日,一乘客因在1号线上未经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同意,在列车车厢内饮食,违反了《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的规定,责令该乘客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发帖者认为,这种执法处罚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北青报记者查询发现,《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影响轨道交通公共场所和设施容貌、环境卫生、运营秩序的行为包括以下10项:未经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同意,派发印刷品或从事销售活动;随意涂写、刻画、张贴、悬挂物品;堆放杂物、停放车辆;吸烟、随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乞讨、卖艺、躺卧、捡拾废旧物品;在列车车厢内饮食;使用燃油、燃气类以及体积或重量超过乘客守则规定的轮椅等代步车;携带充气气球进站乘车、携带自行车(含折叠自行车)进站、乘车;携带活禽、猫、狗等宠物以及其他可能妨碍轨道交通运营的动物(盲人携带导盲犬除外);使用滑轮鞋、滑板等进站、乘车。

  根据条例规定,违反该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3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违反第四至十项规定的,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并可处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南京地铁

  饮料易泼洒影响他人

  今年1月共处理582起

  北青报记者搜索发现,这并非南京地铁开出的第一张罚单。对此,部分网友认为,为确保车厢环境卫生,确实不应该在地铁车厢内进食,也有网友表示乘坐地铁路程长难免口渴,喝饮料被罚是小题大做。

  3月15日上午,北青报记者以乘客身份咨询了南京地铁执法人员。执法人员称,地铁列车车厢内禁止饮食,车厢内饮食既会带来异味,影响其他乘客,饮料泼洒也影响车厢环境,但地铁站台、站厅不禁止饮食。此外,在地铁上喝水是可以的,携带饮料上车厢但不喝也是可以的。

  据介绍,执法人员每天都会对列车开展巡查,发现在车厢内饮食等禁止行为,会先对违规乘客进行宣传,大部分乘客了解规定后都比较配合。执法人员会根据违规乘客的情况,视情节轻重及对车厢环境的影响进行处理。“情节较轻,对环境影响较小,予以警告或处以5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对地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或态度恶劣拒不配合处理的,处以更严厉的处罚。仅今年1月,我们共计处理列车饮食582起,相关行政处罚情况目前不会录入个人征信系统。”

  2015年9月26日,一名乘客也因喝咖啡收到罚单,被罚20元,并将罚单晒到网上,承认错误,并表示以后会注意。对此,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回复称,饮料在列车运行中易泼洒出来,弄脏地板,造成地面湿滑,可能导致乘客摔倒或弄脏周围乘客衣物,希望乘客下车后再喝饮料。另外,确实因为生病等特殊情况需要饮用,请主动告知,地铁执法人员会酌情处理。同时,地铁方面表示,对于在车厢内喝饮料的乘客也是以教育为主,希望大家自觉养成习惯。

  其他城市

  西安厦门等地地铁已明令禁止

  北青报记者查询发现,国内多个城市已出台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对各类影响轨道交通公共场所运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禁止,但具体规定和处罚上存在差别。就地铁禁食一条,除了南京,西安、厦门等城市都已明令禁止。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条例》规定,对在车厢内饮食的乘客,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或者处以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而《厦门经济特区轨道交通条例》则规定,对于在车站付费区、列车内进食的乘客(婴儿、病人饮食除外),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从2019年2月1日起施行。

  而北京、重庆等城市都未明令禁止在地铁车厢进食。上海虽然未在《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中明令禁止在地铁车厢内饮食,但在《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有“乘客应当自觉保持车站、车厢的文明卫生,不得在列车车厢内饮食、大声喧哗,不得踩踏车站和车厢内座席”的规定。

  (文/记者 李涛 戴幼卿)

  相关新闻

  化了“哥特妆”被要求原地卸妆

  化了哥特妆就不能坐地铁?有网友发微博称自己在广州萧岗地铁站进站时,因化了哥特妆被安检人员拦住不让进站。安检员称,“太恐怖,请原地卸妆”。据悉,广州地铁以不当装扮为由阻拦乘客进入,此类似事件已发生三次。

  针对10日发生的事情,地铁工作人员介绍,当天在安检队长的协调下,着浓妆乘客最终进入地铁,且并未卸妆,“不过这个沟通过程可能耽误了乘客几分钟时间。”对此,广州地铁15日回复北京青年报记者,安检人员阻拦着奇装异服或浓妆者进入地铁的本意是为了避免其对其他乘客造成惊吓。安检员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出发,阻拦部分乘客进入的行为,会与当事人的认知产生分歧。

  女乘客当晚在微博表达不满后,广州地铁于11日下午在该网友的微博下做出回应:如给您造成不便很抱歉,小编已提醒业务部门注意。

  14日下午,广州地铁再次留言回应此事,表示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当事安检员处理生硬,“未照顾您的感受和快速出行的需求,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目前,当事安检员已被要求进行二次强化培训。地铁管理方也将督促安检公司在培训时进一步细化对“奇装异服”的判断,并注重提升安检员的沟通能力。

  北青报记者发现,广州地铁官方微博中曾提及,乘坐地铁时,如装扮引起围观导致影响正常的公共秩序,或者会引发恐惧的,车站现场工作人员的将会劝阻其进站。

  广州地铁集团党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广州当地都没有针对乘客着装、仪表等的明确规定,更谈不上处罚。“地铁安检人员对于奇装异服和引起他人不适或恐慌的浓妆的判定标准,一般会基于之前警方提示中呈现的照片,或者地铁过去遇到的类似事件。所以,每一个安检员的主观感受会不一致,出于安全考虑决定是否允许乘客进入地铁的判断结果也就会不一样。”

  (文/记者 熊颖琪 统筹/池海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