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辽东湾百只斑海豹遭盗猎 38只死亡

2019-02-21 23:57:51 信息来源: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长兴岛上的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界碑。受访者供图

2月11日,大连长兴岛警方查获一起斑海豹盗猎案件,100只斑海豹幼崽中,有29只幼崽受惊而死。据知情人士介绍,这些斑海豹幼崽由当地渔民捕获,被放在瓦房店老虎屯内的一个禽类养殖场内。

昨日,一直关注此事的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副秘书长王志祥告诉新京报记者,活着的71只幼崽被送至三地保护后,又有9只死亡。目前共有38只斑海豹幼崽死亡。

专家介绍,斑海豹盗猎行为重新抬头与近年来国内兴起建设水族馆相关。有行业专家提出,可为水族馆里的斑海豹设置DNA身份证来遏制盗猎。

禽类养殖场内查出百只斑海豹

据一名知情人士介绍,此事发生在大连市瓦房店老虎屯的一个养殖场内。“就是在山上,村子里挺偏僻的一个养殖场里边,还弄了个小水坑,有很多只小斑海豹就在养殖场的地上放着。”该知情人士介绍,有当地的渔民专门猎捕斑海豹,养殖场的人则是从渔民手中收来斑海豹再售出。

该知情人士说,每年2月左右是斑海豹的繁殖季,此前就有渔民猎捕和售卖斑海豹。“主要是为了雄性斑海豹的生殖器,入药用。每个斑海豹的生殖器在我们当地售价在一万到三万元。”

记者从长兴岛警方获悉,2月11日,长兴岛公安民警曾在瓦房店老虎屯镇一处养殖场内查获100只斑海豹幼崽,被发现时已有29只斑海豹幼崽受惊而死。目前已抓获相关嫌疑人,该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昨日,大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嫌疑人猎捕斑海豹的位置在盘锦与营口交界附近的水面浮冰上,上岸的地点位于大连。

目前有62只斑海豹幼崽得到救助

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副秘书长王志祥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据实地调研核实得知,查获的71只存活的斑海豹幼崽,被3家农业农村部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成员单位救助。其中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救助35只,现存活30只;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救助34只,现存活30只;辽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救助2只。共有9只斑海豹幼崽因身体虚弱、免疫力差,先后死亡。目前,幸存的斑海豹幼崽都状况良好。

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工作人员介绍,30只斑海豹幼崽都在后场区得到专业救助,普通游客无法接触或观看。

王志祥介绍,通常情况下,斑海豹幼崽出生16天后开始褪毛,最长1个月断奶,之后就可自己进食。一旦幼崽能自己进食,就相当于救助成功了一半。之后,救助人员会对斑海豹进行野化训练,训练得当就基本不会影响到其正常的生长。“但如果野化训练做得不好,斑海豹就会对人产生依赖性,直接影响到它们的正常生活、生存。”经过野化训练后,需视斑海豹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择时、择地放归自然。

因斑海豹在陆地上行动迟缓,哺乳期间更是如此,很容易成为盗猎者的目标。公开报道显示,2015年,大连市公安局长兴岛分局就曾破获盗猎斑海豹案件,缴获11只斑海豹幼崽,4名嫌疑人被控制。

王志祥说,今年斑海豹产仔时恰逢当地气温较高、结冰较少,这些客观条件也给盗猎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盗猎这么大数量的,还是第一次。”

■ 追访

志愿者:雌性斑海豹及幼崽猎捕成新目标

昨日,大连市长兴岛一环保组织志愿者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以前每年斑海豹到渤海湾产仔时,都会有当地渔民驾驶自家渔船去捕杀。“早些年,出海打斑海豹的情况十分常见,有些村子甚至会集体出海。”2006年左右当地动迁后渔民手里有了钱,政府监管力度也有所加强,盗猎斑海豹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仍然存在,“比较隐蔽。”

该志愿者说,早期盗猎目标主要是雄性斑海豹,其生殖器被认为有壮阳之效。近几年,雌性斑海豹和幼崽也列入猎捕目标,“一般要活体,卖给极地馆、水族馆之类的地方。”该志愿者表示,因地处海岛,可出海的地方多,不少人都是趁晚上或者是过年时出海。“是打鱼还是盗猎,很难分清楚。”

该志愿者提供的图片显示,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竖立了警示牌,上面注明禁止猎杀斑海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危害斑海豹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并附上了举报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 专家说法

专家:给斑海豹做DNA标签登记注册

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显示,斑海豹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渤海和黄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公开资料显示,辽东湾斑海豹约有2000只。斑海豹是唯一能在中国海域繁殖的鳍足类动物。

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卓诚介绍,此前,我国对于斑海豹的猎捕情况管制较为薄弱,数量一度下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保护得当,使得辽东区域的斑海豹数量有所回升。

近年来非法猎捕重新抬头,周卓诚认为这与近年来兴起的水族馆以及商业展演行为等相关,当地渔民被利益驱使,开始非法捕捉、买卖斑海豹。尽管我国对于相关的保育物种的合法饲养、繁育和经营利用等,都有详细的要求。“但拿海龟来举例,有关部门已多年未开放捕捉许可,水族馆的海龟数量却持续增多,其中有相当部分来源都存在问题。”与之相似,国内水族馆内有相当数量的斑海豹,来源十分模糊甚至违法。

内蒙古一家动物园的员工介绍,他所在园内的斑海豹就是从杭州具有相关资质的场所购买而来,“但是它们的斑海豹怎么来的,我们就不太清楚了”。

2月19日,环保机构中国绿发会在北京组织斑海豹保护与反盗猎讨论会,会上,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尚,针对水族馆等场所斑海豹等海兽来源模糊的情况提出建议。他提出,应对驯化的斑海豹实施DNA标签制度,通过采集斑海豹的唾液、粪便、尿液等识别出DNA,入库做DNA标签。“这样一来,到水族馆等地方做执法检查时,有多少只是合法、合规登记注册的,这就很清晰了,没有登记在册的就是违规的。”

陈尚还提出,应对濒危保护动物尽快升级调整,将斑海豹从二类保护升级为一类保护。同时,开展全国水生珍稀生物大检查,包括水族馆、饭店、公司等。(记者 康佳 王洪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