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手绘爷爷”:花甲之年再续“冰城之恋”

2019-02-02 01:10:3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哈尔滨1月31日电  题:“手绘爷爷”:花甲之年再续“冰城之恋”

  新华社记者曹霁阳、王松

  钢笔勾勒的线条,填充以淡淡的色彩,描绘的或是一处冰雪美景,或是一份西餐,或是一座老式建筑,无不散发着哈尔滨这座城市特有的文艺气质和浪漫气息。

  当人们看到孙嘉驹的手绘作品时,往往以为作者是位“小清新”画家,却想不到这是一位年过花甲才开始搞文创的“爷爷”。他的手绘,不仅画出了他对哈尔滨的情感,也呈现了一座城市的记忆。

  手绘遇上哈尔滨 不止浪漫一点点

  一袭深红色盘扣中式上衣,一副文艺范儿黑框眼镜,略高偏瘦,在哈尔滨“嘉驹手绘”工作室里,孙嘉驹正在揣摩如何用手绘来表现俄式西餐中的红肠。

  “早上不到4点就起来了,昨天没画完。”63岁的孙嘉驹说,“在我设想的退休生活里,画画只是个闲情逸趣,没想到它能让我这么充实。”

  哈尔滨,这座中国最北的省会城市,因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闻名于世,被称为“东方莫斯科”。当孙嘉驹的手绘与哈尔滨相遇,生出柔软而美好的画面,正是人们心中哈尔滨的样子。无论建筑、音乐,还是美食、冰雪;无论全景,还是局部,都传递着这座城市鲜明的文化符号。

  孙嘉驹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被西方列强打开了大门,那是一段饱浸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外文化碰撞、杂处的历史,留下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希望我的画,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据他讲,手绘画风清新,表现手法灵活,既可以钢笔辅以淡彩,也可以运用线条形成黑白画面,时尚、浪漫,很受中青年喜爱。

  作家阿城评价孙嘉驹的手绘:“似乎能够听到从老火车站传出来的汽笛声,教堂的钟声,老文化宫里交响乐队的演奏声……让看客的心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阳光,也充满了怀念。”

  会手绘的“爷爷”了不起

  从小生长在哈尔滨的孙嘉驹,没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但他与美术的缘分从儿时就开始了。加之这座城市特有的艺术氛围、生活方式,使他的手绘得以融合了人生阅历和对艺术创作的感悟。

  “我小时候,哈尔滨的艺术氛围特别浓,像绘画、雕刻、声乐、舞蹈,身边总有人爱好这些。”孙嘉驹说,他爱上美术,主要受父亲影响,“父亲读过私塾,喜欢读书和书法,非常重视对我们的教育。家人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也影响了我,哥哥学滑冰、学小提琴,姐姐学俄语、唱俄语歌,全家人去吃西餐、郊游,我印象都很深。”

  上学后,除了看一些文学名著和练习小提琴,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绘画上。

  后来应征入伍,偶尔画画板报。从部队转业先后在省、市旅游部门工作,孙嘉驹的画笔一放就是近40年。

  有一年,他去韩国推介哈尔滨的旅游项目,韩国同行送他一本旅游宣传册,一打开,他眼睛一亮,“那些手绘插画,带给人语言无法形容的感觉,别具魅力。”从那时起,他萌生了运用绘画元素推广哈尔滨旅游品牌的想法。

  2009年,孙嘉驹又拿起画笔,一发不可收。一有时间,他就穿梭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临摹写生。回到家,常常沉浸在手绘创作中,不眠不休,先后创作了300多幅城市手绘。

  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董晓泮认为,孙嘉驹的手绘文创作品,在艺术审美和大众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哈尔滨文化旅游推广的一个亮点。

  做好文创事业 “爷爷”雄心勃勃

  2015年,孙嘉驹退休后全身心投入手绘文创事业。一些书店、旅游景点开辟了销售专区,市民和游客为他的文创产品驻足。

  孙嘉驹说,手绘让他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得以延续,“退了休还能从事文创产业,为哈尔滨历史文化挖掘、旅游发展做点儿事,我挺欣慰的。”

  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家书店的“嘉驹手绘”专区,看着自己开发的文创产品,再看看低头选购的消费者,孙嘉驹挺感慨:“不敢相信自己画了这么多。”转而他又摇摇头,“不满意,提升的空间很大。”

  孙嘉驹要做的事情太多。他想尝试网络教学,让喜欢他手绘的人可以在线学习;还要改变画风,精进画艺,不断推陈出新。

  “我想做哈尔滨旅游名片的引领者,让更多生活在哈尔滨的人以及来观光旅游的外地人,了解并喜欢这座城市。更希望我的产品能从哈尔滨走出去,让世界更多关注哈尔滨。”孙嘉驹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