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雪线邮路上那抹流动的绿……

2019-01-24 02:46:03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在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山路上往返30年,55岁的长途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雪线邮路上那抹流动的绿……

其美多吉在驾驶邮车。周兵摄(影像中国)

邮车穿行在山间。周兵摄(影像中国)

眼前只有一片白,已然分不清天和地,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也失灵了,只能把头伸出窗外看路……在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其美多吉又遇上了“风搅雪”。山路静得可怕,只听见呼呼的风声,在这茫茫的雪山峭壁间,只有他和驾驶着的这辆绿邮车是还在移动着的活物。

这样的景象,其美多吉不知道遇到过多少回了。都说“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雀儿山所在的这条邮路属于雪线邮路,是从四川省甘孜县至德格县长209公里的一级干线汽车邮路。这也是一条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雪线的云中之路,一条翻数座大山、绕千仞绝壁、穿万丈险崖的极险之路,更是一条连接祖国内地与西藏的生命之路。

其美多吉,这个55岁的康巴汉子,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长途邮车驾驶员、驾押组组长。这条雪线邮路,他一跑就是30年!他6000多次往返于这条邮路,行程140多万公里,以坚不可摧的信念驶过雪域的村村寨寨,为人们带来远方的消息,温暖着人们渴望的期待,被誉为雪线邮路上的“英雄信使”。

“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走;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

从甘孜到德格209公里的路途,是甘孜州绵延5866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雪线邮路”最危险的一段,这里途经“川藏第一险”——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垭口。

鬼招手、陡石门、38弯道、老虎嘴……雀儿山路段的这些地名,听着就让人胆寒,这里的道路曲折险峻,几乎是在绝壁上开凿的,一面是碎石悬挂,一面是万丈深渊,路面最窄处只有4米,仅容一辆大车慢行,夏季有暴雨、冰雹,冬天有雪崩、风搅雪,再加上高寒、低压、缺氧,许多老司机走到这里都脚打颤。

然而,在2017年9月雀儿山隧道通车以前,这条路段其美多吉每个月都要开着邮车翻越20多次;这里就跟自家院子一样,山上哪里有落石,哪里会有泥石流,哪里有暗冰,哪段路上的积雪有多厚,哪段路基较硬,什么天气会有什么路况,他都了如指掌。

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风搅雪当道的季节。2016年农历大年廿九,其美多吉如往常一样开着邮车行驶在山路上。突然,对面的道路不见了,风将雪吹起来,在路上形成了一座雪山。怎么办?过年了,山里几乎碰不到其他车辆,没有帮手,车完全开不过去。其美多吉不能离开邮车,便请求一位路过的老乡帮忙。老乡走了整整5公里带回3个热心人,5个人一起铲上两三米,就赶快把车往前开一段,否则清好的路又会被雪堵上,清一段开一段,弯腰挥铲、上车挂挡,用了4个小时最终脱了困……

更艰险的是雪崩,雪球突然从山上滚下来,越滚越大,几十吨重的车子也会被瞬间推下悬崖。2000年2月,其美多吉和同事在雀儿山上遭遇雪崩。虽然道班就在距离一公里远的地方,但为了保护邮车和邮件的安全,他们死守邮车,用水桶和铁铲一点一点铲雪。这一公里路,他们走了两天两夜……

在雪线邮路坚守30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不仅帮助其美多吉渡过了一个个难关,也被他用来帮助别人。30年来,雪线邮路上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他就成了义务交通员;哪里的过路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他就成了义务救助员。他曾有过一天之内帮20多辆军车开过冰雪路段的纪录,他带在车里的氧气罐和药品,在漫天风雪、进退无路的危难关头,挽救过上百陌生人的生命……

雪线邮路上的30年坚守,是寂寞的、孤独的,但其美多吉从来没有后悔过,“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走;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30年来,其美多吉和他的邮车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在大伙心目中,雪线邮路上那抹流动的绿,就是保障安全的“航标”。

“邮车就像是我的第二个爱人,我怎么可能放弃呢”

其美多吉,在藏语里有“金刚”的意思;人如其名,其美多吉皮肤黝黑,一米八五的大个儿,蓄一把浓密的络腮胡,扎一条整齐的马尾辫,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写满坚毅与执着,宛如怒目金刚……

雪线邮路上不仅路况复杂、气候恶劣,过去车匪路霸也时常出没。在一次生死考验面前,这位怒目金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邮件和邮车的安全。

2011年,其美多吉的大儿子婚期临近,却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妻子精神几乎崩溃,这场打击也让平时喜欢开着邮车唱着歌的其美多吉变得沉默寡言……但命运的考验并没有击垮这个坚强乐观的康巴汉子,整理好心绪,其美多吉又开着邮车上路了……

2012年9月,其美多吉驾驶邮车途经国道318线雅安市天全县境内,在一个陡坡处,车速减缓,突然,路边窜出一群歹徒,手里挥舞着砍刀、铁棒、电棍,将邮车团团围住,其美多吉挡在邮车前,来不及反应,刀和棍棒已落在他身上……

医院抢救时,人们发现他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4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左脚左手静脉被砍断……在重症监护室躺了一个星期,他挣扎着捡回了一条命。然而,手术3个月后,他的左手依然不能合拢。成都多家医院都诊断相同:肌腱断裂,复原的几率几乎为零。这意味着其美多吉不得不提前“退休”。

接连遭遇精神和身体的重创,其美多吉并没有认命!为了不提前“退休”,他四处求医,想治好自己的左手,重新上路。多方求助下,一位老中医教给他一套“破坏性康复疗法”:通过强制弄断僵硬的组织,再让它重新愈合。这个过程如同再经历一次伤痛,每次完成康复训练,这位金刚都疼得把嘴唇咬出血。两个月后,奇迹出现了——他的左手的运动机能竟然恢复了。

伤好后,不顾同事和家人的劝阻,其美多吉再次开上了魂牵梦萦的邮车。回归车队的那一天,同事为他献上哈达,他却转身把哈达系上了邮车,踩离合,挂排挡,轰油门,邮车启动,其美多吉感到,逝去的儿子和曾经的自己又回来了……

“邮车就像是我的第二个爱人,我怎么可能放弃呢?”他线条硬朗的脸庞上写满了历经风雨后的温和与淡定。

如今,其美多吉所在的驾押组,最大的55岁,最小的26岁;大伙儿和其美多吉一样年复一年奔波在雪线邮路上……

2018年,其美多吉带领班组安全行驶62.49万公里,向西藏运送邮件41万件;运送省内邮件37万件,连续30年机要通信质量全红。

“每当老百姓看到邮车和我,就知道党和国家时时刻刻关心着这里”

每到年根,到处可见归家的匆匆脚步,然而,对于其美多吉来说,“年”却是一个让他感到愧疚的字眼。在雪线邮路上开邮车开了快30年,他只有5个除夕是在家过的。别人家过年热热闹闹,他家却总是少个人。“挺对不起家人的。”其美多吉说。

但是,对于那些连行车都困难的藏族村寨,连手机信号都难以覆盖的深山牧区里的群众来说,见到其美多吉,就如同见到亲人。

四道班的道班工人莫尚伟、黎兴玉夫妇在雀儿山坚守了23年……说起与其美多吉的感情,他们说,其美多吉是信使,更是亲人。不光是人,连五道班的大黑狗“莽子”看到他,每每都会摇着尾巴蹦蹦跳跳地跑过来……这条威猛的看门狗在他面前温顺得不像话。对于道班来说,荒凉的生命禁区,邮车那带着独特节奏的两声鸣笛是只有他们之间才懂的默契;他送来的报纸和家书更是滋养道班人精神世界的唯一营养。

“我小时候,高原上的车很少,除了军车就是邮车。在我的家乡,第一份报纸和中专生的录取通知都是邮递员送来的。”其美多吉说,“一看到邮车,乡亲们就站在路边不停地挥手。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当上邮车司机,多光荣、多神气啊!”如今,儿时的梦想成真,一封封邮件、一份份藏文报纸、一个个快递包裹为藏区乡亲们带来的幸福和喜悦,让其美多吉更加认识到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

“从前的邮车载重5吨、4.2米长,现在换装的邮车载重12吨、12米长。”其美多吉感叹,这些年邮运工作的变化非常大。现在随着电商的发展,包裹越来越多。不仅运进藏区的东西多,运出去的东西也多了起来。雅江的松茸、康定的藏药、理塘的虫草、石渠的牦牛肉等特色产品,都在通过邮车运递出去。2017年9月,随着雀儿山隧道的通车,货物进出也更加方便了。

“我看到老百姓拆包裹的样子,心里就高兴。”虽然邮件增多,工作量不断增大,但百姓的信任和需要却让其美多吉十分开心。他知道,邮车穿行过的邮路已成为藏区发展的“致富路”,他更有责任让这条路畅通无阻。

“每当老百姓看到邮车和我,就知道党和国家时时刻刻关心着这里。我们每一颗螺丝钉都是在为藏区安定团结作贡献,我热爱我的工作。”其美多吉说。(李昌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