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安徽推行一个平台一张网 管出公务出行高效率

2019-01-17 04:43:4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核心阅读

  使用——

  公车统一纳入平台调度,申请单位在平台填报需求,经审核后分配给司机,司机按指令执行任务。

  监管——

  平台显示每辆车的实时行驶轨迹,十几家租赁公司名称、服务车辆、服务次数、联系人均在列。

  目前,安徽省公务用车已打通省市县乡四级,形成一张网统一管理,有力解决公车多头管理等问题。

  “车牌号:皖AW0172,使用单位:省教育厅,申请事项:更换驾驶员……”1月14日下午,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邢鹏打开安徽省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就接到了一条信息变更申请。

  “根据规定,在公车改革之后,相关部门可以保留部分车辆,但同样接受统一监督管理。这辆车就是省教育厅专门处理老干部事务的车辆,近期省教育厅计划更换这辆车的驾驶员,已经提出申请并提交了相关材料,我们需要进行审核,并更新相关驾驶员信息。”邢鹏说。

  曾经,随意购买车辆,私自招聘驾驶人员,在维修、加油、保养费上做手脚,利用职务便利公车私用……社会上存在一些对公车使用的质疑。2015年开始,安徽省着手进行公车改革。如今,公车到底使用情况如何?监管是否得力?机制体制构建进展怎样?岁末年初,记者进行了探访。

  公车司机:

  平台派单,免去私下沟通协调的繁琐

  “您有1条新的驾驶任务,请及时登录APP查看详情……”安徽省直单位接待车队驾驶员朱正军的手机上收到这样一条短信,紧接着,他打开了手机上的“络易行”APP。

  “现在接到任务,打开手机APP,申请单位、申请人、人数、用车型号、用车事由、上车时间、上车地点,一目了然。”朱正军对记者说。

  朱正军,2000年进入安徽省直机关接待车队担任驾驶员,是队里的老资格。“以前用车,就是打电话和派车单。”提起这个事,朱正军就挠头,“给各部门发派车单,全靠在纸上记录,经常会忘记。”

  “以前的车辆使用情况不透明,所以会有各种各样满足不了用车单位需求的情况,也就会有私下联系,希望我们能想想办法,提前安排一下。”朱正军回忆。车辆和司机的工作情况需要被不同部门不断确认,这也让“朱正军们”不胜其烦。

  现在驾驶员和车辆绑定,在安徽省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上有备注,用车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申请,司机们按照收到的指令执行任务。

  如此一来,司机收到通知后,只需要与申请人直接联系即可,省去了大量的中间环节,而且,车辆、司机是否正在执行任务,一目了然,不需要一遍遍确认信息。

  “请问您收到通知了吗?”以前这句协调车辆过程中所有人都会问无数遍的问题,以后也不需要再问了。

  调度员:

  统一调度,车辆利用率大大提升

  一天工作结束,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待车队调度中心主任江鹏虽然可以下班,但仍旧没有放松。

  “每天,我们要安排20车次出行任务,而且经常有突发情况需要临时保障车辆,必须24小时保持工作状态,比以前要辛苦。”江鹏说。

  江鹏的忙碌,背后却是公车使用效率的显著提升。

  2015年4月,江鹏进入安徽省管局接待车队调度中心工作,几个月后,安徽省公车改革就开始了。

  “以往很多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车队,自行购买公务车辆、聘用驾驶人员,导致公车使用效率低下,造成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浪费。” 江鹏说,“回收车辆时,我们发现有的单位,公车买了好几年,行驶里程却只有几万公里。”

  随着公车改革的深入进行,安徽省将公车统一纳入平台进行管理调度,在满足公务用车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公车少了,司机少了,交通费用少了。

  根据安徽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安徽省实有公车数量缩减幅度达到46.6%。1.8万多名司勤人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妥善安置,调离了原本的工作岗位。

  另外,根据实际上报的安徽省直机关公务交通测算数据,2016年、2017年,安徽省本级公务交通费用(不含垂直管理单位)节支率分别为18.6%和17.3%。

  这一切的变化,江鹏都是亲历者。

  申请单位首先在服务平台上填报需求,本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就会传递到江鹏和同事们这里。“我们对需求做出进一步审核,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意见,之后按照用车需求和型号,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分配到当前没有任务的司机个人。”江鹏说。

  “任务多的部门多用车,任务少的部门少用车,状况好的车多出,状况差的车少出,有空闲的司机出车,在忙的司机不出,就能最大程度提高车辆利用率。”江鹏说。

  省管局:

  实时监管,杜绝公车私用擦边球

  “小型公务车辆不可以长租,如果要租,一般不得超过半年,否则就是变相增加公务用车的编制和数量……”当记者进入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综合处处长黄晓芳的办公室时,她正在打电话。

  “公车改革可是个大工程。”放下电话,黄晓芳笑着告诉记者,“不仅刚开始抵触情绪大,即便现在,也还要提防各种擦边球行为。”

  “就拿最近来说,我们刚刚通过招标确定了17家企业在今后承担公车维修任务。”黄晓芳对记者说,“以前,这里可能存在的猫腻多着呢。”

  “原材料价格为零,工时费用为零,这怎么可能?”黄晓芳回忆曾经的问题,“调查之后才知道,他们是把零件化整为零来报价,报价的零件价格很低,但是要多个零件拼装在一起才能用,价格只高不低,通过这种方式,企图低价中标。”

  说完,她向记者展示了现在安徽省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平台上的实时数据。每个单位保有的公务车辆型号、车牌标注得清清楚楚。监督管理栏中有每辆行驶中车辆的实时行驶轨迹,十几家租赁公司的名称、服务车辆、服务次数、联系人均赫然在列。

  黄晓芳向记者介绍,目前,安徽省公务用车已经打通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机构,形成一张网统一管理,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公车多头管理等问题,不过针对很多细节问题还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彻底杜绝擦边球。

  黄晓芳表示,目前安徽党政机关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已经全面完成,下一步要抓紧实施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同时,制度层面需要更加明确,对于集中出现的、数量大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要进一步出台禁止性规定。此外,对于相关公务人员的培训宣传必不可少,防止因为人员更迭造成操作失误。(记者 徐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