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分分角角到万元——老陈的家账

2019-01-14 23:20:44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南宁1月14日电(记者 王念、胡佳丽)新年伊始,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泗水村的瑶族汉子老陈开始记新的家账,他相信今年的数字会更喜人。

记者走访桂北山区乡村,来到位于龙胜县上岩山区的陇新组,听到乡亲们说起老陈的事:种了20多年的杉树挣了不少钱,不久前家里的房子也用漂亮的杉木装修一新。乡里乡外,老陈很有名气,除了他既朴实又能干,更因为事事清楚,是个有心人。比如,家里的收支账他记了20多年,共有16本。

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路行驶,上岩山麓莽莽苍苍,满山遍野的杉树林在冬季也透着深深的绿色,树林紧紧连着水满泥润的层层梯田。老陈家就在硬化过的通村路边,一栋两层木楼引人注目。

老陈全名陈代军,个子不高,虽然已经55岁,看上去依然很精悍。记者走进老陈家里,每层约120平方米的房子,墙面是杉木,地板也是杉木,木材的气息非常清新。

问起账本的事情,老陈说记者来得不巧,因为他只能拿出今年的新账本,寥寥几页记着年初的一些数字。不久前,他的账本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悉数借走,作为反映改革开放40周年民生变迁的第一手材料,正在进行整理。

对持续20多年不间断记家账的事情,老陈说:“从1995年春节开始的,正月初一记起,因为当年要种10多亩杉树,想看看投入到底要多少,同时也把家里的收支情况一起记上了。”

老陈的妻子蒙桂珍端来热腾腾的油茶,说起记家账的缘由:“都是些流水账,说到底还是因为那年头穷,每一笔收入和开支都得记清楚,精打细算才能过日子。”

夫妻俩回忆起最早的账本,你一言我一语向记者介绍,早些时候,本子上记的事很简单,没有更多的收入,也就没有过多的支出。账面上的数字也很小,精确到每一分钱。妻子说:“那时候一分钱都想掰成两半花,现在你想找到一分钱也难呢。”丈夫说:“当时除了种几亩庄稼,没有别的办法。”

操持一家生活的蒙桂珍对数字更敏感,她记得,账本上的数字慢慢变得越来越大,分分角角钱就没法记了,精确到元,再到10元单位。杉树成林进入间伐期,账本上开始出现大数字。蒙桂珍说:“第一次间伐的具体收入记不清楚了,得翻本子,可惜账本不在手上。2012年第二批间伐卖了4万多元。”

老陈补充说:“种了油茶树,又养猪养牛,收入就更多了。”

同样的账本,越往后,不仅记的数字额度在发生变化,新的开支事项也越来越多。老陈翻开今年的账本指给记者看:家里添了彩电,有收视费;买了摩托车,有加油费;夫妻俩都有手机,每月得交话费;要通过电商在网上出售土特产品,又有了宽带费支出。“去年装修房子,约15立方米杉木是自己种的,没算钱,但工时费花了7万多。以前的账本上哪有这么大的数字?想都不敢想。”

老陈夫妻俩有条不紊地打理着家业:山上新种的万余株杉树是“绿色银行”,圈里养着3头牛和10多头猪,种了8亩油茶园……龙胜县是广西11个油茶项目示范重点县之一,借着县里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机会,他们今年打算新种4亩油茶树。

如今,老陈还记家账,但与细心盘算生计早已毫无关系,只是一种习惯。有时候他会记一些数字之外的事情,如去县里或乡里参加扶贫工作的有关会议,与孙子孙女通电话等等。在今年的新账本上,他写了这样一句:“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新型农民千万个,共产党员必须走在前面。”

老陈是共产党员,在村里带领乡亲们种杉树、油茶和搞养殖,发展特色产业,他做了很多事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