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高铁线新篇章:“八纵八横”完成最北“一横”

2018-12-27 01:24:17 信息来源: 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5日电 题:高铁线新篇章:“八纵八横”完成最北“一横”

新华社记者 王君宝

(经济)(1)哈牡高铁开通运营

12月25日,哈牡高铁首列动车组列车驶出哈尔滨火车站。 当日,哈尔滨至牡丹江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全线运营时速250公里。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12月25日,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网最北“一横”的重要组成——哈牡高铁正式开通,与哈齐高铁、哈大高铁等共同构成黑龙江里程碑式的丁字形铁路网结构。

新“丁字”

新哈尔滨站是一座采用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设计理念的欧式建筑,这让住在哈尔滨火车站附近二十多年的市民徐怀古感到似曾相识,让他想起100多年前中东铁路时期的老哈尔滨站建筑风格。

中东铁路构建了横穿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省,纵穿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丁字形铁路线,成为那时候东北地区主要的铁路网络。

从1905年老哈尔滨站启用,到1955年开始的五次扩建改造,欧式风情的老哈尔滨站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哈牡高铁开通,不仅还原了哈尔滨站百年前的历史风貌,还构建起了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新丁字铁路网。

哈牡高铁,起自哈尔滨,经尚志南、一面坡北至牡丹江站,设11座车站,营运里程约300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它与哈大、哈齐高铁构建的丁字高铁线几乎与百余年前的丁字铁路结构在地图上重合,却因中国高寒高铁的属性与过去完全不同。

新科技

哈牡高铁全线位于高寒地带,建设期间铁路、施工部门攻克地处高寒、含水量大等难题,创新多项科技工艺,为中国高寒高铁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经济)(4)哈牡高铁开通运营

12月25日,动车组列车行驶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区(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张春祥 摄)

哈牡高铁配备CRH380、CRH5型动车组,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动车段技术工程师李毅忱介绍,为了让保持车体平衡的高度调整阀不受冰雪影响,铁路部门为调整阀安装了保护套,而类似对车体结构、电气系统等6个系统的高寒适应性改造多达29项,能够满足在-40℃高寒环境下运行的要求。

在全长8755米的中国高寒地区最长高铁隧道虎峰岭隧道,中铁五局项目总工胡种新形象地说:“虎峰岭隧道浅埋段施工,就好像在一座沙塔下打洞,我们在近千根不同直径的钢管里注满水泥浆,打入隧道地层里加固。”

高寒高铁的铁路线同样需要克服较大困难维护。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工务段探伤工区工长卢强说:“无缝钢轨受温差影响较大,高寒地区冬夏温差近90摄氏度,每天要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钢轨内部的裂痕。”为此他们每天要在室外步行约10公里,一次作业时间长达7个小时。

新发展

哈牡高铁开通后,哈尔滨至牡丹江运行时间由过去的5个多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这让在牡丹江工作的刘艳秋很感慨。“爱人在哈尔滨工作,过去5个小时的火车,每两周能相聚一天半,我常趴在窗边望着外面在建的高铁线,如今终于盼来了通车的这一天。”刘艳秋说。

#(经济)(5)哈牡高铁开通运营

12月25日,在黑龙江牡丹江火车站,乘客在动车旁留影。新华社发(张春祥 摄)

高铁让人们离得更近,也让人们可以走得更远。哈牡高铁与哈齐高铁、哈佳铁路、牡绥铁路以及在建的牡佳高铁共同构成了黑龙江一至两小时经济圈,来往牡丹江的游客可以在一日内串联起亚布力、雪乡等诸多景点,哈牡高铁新建的亚布力西高铁站预计日均将发送1000余人次。

哈牡高铁的开通也将助力黑龙江省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首趟“哈绥俄亚”陆海联运集装箱班列经绥芬河出境到达韩国釜山。哈牡高铁开通后,动车组将首次开进对俄口岸绥芬河站。“我进货看货的频率肯定会增加,俄罗斯客户也可以往黑龙江省内走得更远。”在绥芬河青云市场内进行对俄贸易的客商刘德占充满期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