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每天一个电话这就是我爱你的方式!

2018-12-19 01:59:56 信息来源:重庆晨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杜先生和卿女士年轻时的合照。

杜先生和卿女士的结婚证。

每天中午12:40,卿女士的手机都会准时响起,电话是丈夫杜先生打来的。“在干啥呢?吃过午饭了吗……”夫妻俩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每天中午12:40的这个电话就这样成了自然,成了习惯,成了平凡的陪伴,十年不曾间断!

可能有人会苦恼,夫妻多年,电话里能聊些什么?杜先生说,他至今仍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时,他在西藏工作,对家的那种牵挂,那时写一封信,路上要走一个月,如今有了手机,有了微信,也让牵挂有了更多的途径。每天彼此挂念,这就是爱,就是最踏实的感情!

十年不断

他每天给妻子打一个电话

又到了中午12:40,手机铃声响起,忙碌了一上午的卿女士心情开始雀跃:“他每天中午,都会给我打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成了她心里最幸福的牵挂。

2008年,卿女士从单位退休。从那时起,每天出门工作的杜先生,想到妻子一个人在家,总放心不下,中午吃过午饭,回到办公室,他都会给妻子打一个电话。

杜先生每天打电话的时间,前后不超过5分钟。“不打这个电话,就像忘记了重要的事情!连午睡也不安心……”

最近一段时间,夫妻俩打电话,更多的话题转移到了女儿身上。今年是杜先生和卿女士结婚40周年的红宝石婚纪念。前一阵,杜先生和女儿悄悄商量,一定要给妈妈一个惊喜。而卿女士则寻思着,结婚40周年的“纪念照”要改照“全家福”,等到明年再拍。到那时,女儿已经给家里添一个宝贝孙子了。

每天一个电话,就这样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中,把平平淡淡“变成”了长长远远。

芳华青春

立志投身祖国建设洪流

卿女士说,她和丈夫算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自由恋爱。1974年,江津地区水利电力学校(现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招生,老家在江北县(现渝北区)的杜先生来到永川,和卿女士成了同班同学。在那“只争朝夕”的年代,两个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都立志将最灿烂的青春投身到祖国建设中。

那时的爱情,朴实而纯真,青涩而朦胧。直到中专毕业,面临离开永川的选择,杜先生才捅破了窗户纸,决定和卿女士一起留在永川。毕业后,两人分配到了同一个单位。

“那个时候,扯结婚证就算结婚!”1978年10月1日,两人结婚了,一没婚礼、二没酒席,甚至连新衣和喜糖都没有,夫妻俩就买了几斤沙琪玛分发到单位,就算结婚了。至于结婚照,更是没有想过的事情。

 

身处他乡

更懂心底深处的那份牵挂

两人早晨一起上班,傍晚一起回家,甚至中午吃食堂也没分开过。

1988年,杜先生作为技术援助远赴西藏参加水利建设,第一次离开了自己的小家。

那时,西藏那曲县城还没有通电,更没有电站。杜先生常年在外,四处奔波,一出门,和家里的联系基本上就中断了,想家了,只有写封书信,“这封信路上要走一个月!”

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家书抵万金,一句“一切都好,无需挂念”,背后藏着对亲人的深深牵挂!

上世纪90年代,县里有了卫星电话。“但卫星电话她打不过来,只有我打给她!”杜先生一有机会就给家里打电话,卫星电话信号不好,经常拨半小时、一小时才能通,有时打到单位里,又找不到人……

后来,邮政局有了手摇的电话、拨盘的电话,再后来,有了手机……

直到2005年,杜先生才从西藏回到重庆。

相处之道

找到属于自己的喜悦

“也许,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才让彼此更看重牵挂的意义!”杜先生说,像许多平常夫妻一样,他和妻子的爱情平平淡淡、真真切切。不浪漫,也没有太多的惊喜,但却彼此信任、彼此依赖,谁离了谁都不行!

“说来好笑,我好多年都不知道自己工资是多少!”杜先生常年在外,工资都是妻子领取、支配,即便后来有了银行卡,他也一概“上交”,“有了手机短信,才知道自己一个月到底有多少工资。”

但这何尝不是美事一桩呢!在杜先生眼里,“当家累、管理烦!妻子善良、孝顺,又有重庆姑娘的大气和真诚,把家交给他,放一万个心!”

卿女士也不辞辛劳地打理家庭、孝敬长辈。有一回,卿女士跟丈夫开玩笑,“买一朵玫瑰花。”谁知,杜先生完全不解风情,“花买来又吃不饱!”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花前月下,每天接到丈夫打来的电话,就是心底最幸福的事。

“每对夫妻都有自己的故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每个人自己喜悦的东西、欣慰的东西!”杜先生说。(记者 顾小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