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羽绒服、牛仔裤换来了第一个“人造太阳”

2018-12-13 07:11: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改革开放40年 那些不为人知的瞬间】

图为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

  价值400万元的羽绒服、牛仔裤能派上什么用场?20多年前,它们换来了中国的第一个“人造太阳”。

  人类渴望在地球上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能够把其惊人的能量稳定地输送给电站。托卡马克是人们实现“完美能源”的希望,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在研制托卡马克。90年代初,苏联已经着手开发第二代托卡马克,有意把第一代装置送给其他国家,这对于“零起步”的中国而言机会难得。时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的霍裕平院士提议,用牛仔裤、羽绒服和他们换!

  于是,“我们用400万元的羽绒服、牛仔裤、瓷器等生活物资换来一个当时价值1800万卢布的装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说。

  经过3年半时间的拆解、改造,中国科学家在这个新装置上实现了优于其他国家的实验成绩。但要实现核聚变,必须建造新一代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06年9月,中国自主设计的世界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装置EAST建成,与国际同类实验装置相比,它在当时获得4项世界“第一”,即使用资金最少、建设速度最快、投入运行最早、运行后获得等离子放电最快。

  由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的、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ITER计划也正是在那时才将中国吸纳为七方合作成员之一。(文字整理:朱丽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