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福建武平:百姓初享生态红利

2018-12-06 01:07:27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福州12月5日电 题:福建武平:百姓初享生态红利

新华社记者巫奕龙

不久前公布的2018年度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中,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武平连续第三次榜上有名。这个“全国林改第一县”较早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探索,逐渐步入发展佳境,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改革呵护青山绿水

世纪之交,山深林密、山清水秀的武平面临“绿水青山枉自多”的尴尬。由于集体山林权属不清,林业逐渐陷入“五难”困境: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造林育林难投入、林业产业难发展、望着青山难收益。

2001年6月,武平万安镇捷文村开展林业改革试点,以“山要平均分、山要群众自己分”为原则,将集体山林均分到户。次年,根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要求,武平在全县推开“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林改。

“武平先后开展商品林赎买、林权直接抵押贷款、借‘林’扶贫等创新探索,不断将林改推向深入。”县委书记陈厦生说,林改后,武平山更绿了,林更密了,生态更美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7%,林木蓄积量增长1.4倍,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二位。

百姓初享生态红利

武平林改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基调:“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林木资产作为抵押物难以管理和处置,林权抵押困难重重。林权证能否像房产证一样直接用于抵押贷款,是林改成效的试金石。2013年7月,武平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由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作为担保金,成立林权收储担保中心,顺利推出林权直接抵押贷款;去年7月,武平又在全国率先推出更为便捷的惠林卡,一次性授信5年,最高额度30万元,免评估,免担保,直接申办,利率优惠。

山林“活”着抵押变现,为农民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近年来,随着生态林、阔叶林禁伐、经济林砍伐期延长至26年等政策实施,“不砍树也致富”的林下经济成为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目前,武平4成以上的林地开始用于林下经营,农民约四分之一的纯收入来自林业,去年林下经济年产值达27.7亿元,增长14.2%。

东留镇封侯村的百亩山林里,适伐杉树茁壮挺拔,林主何汉金却一棵也不让砍。原来,两年前,他放弃了木材采伐生意,在山下养棘胸蛙,今年可望赢利20多万元。“棘胸蛙要喝纯净的山泉水,树砍了水就不清了。”

生态释放发展动能

优良生态日益成为武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释放出更大的生态红利。

在林改策源地捷文村村部前,15亩菊花怒放,观赏游客络绎不绝。如今,这个小村庄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有机灵芝、草珊瑚等林下种植基地生机勃勃,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国家森林步道、智能温控大棚等项目即将开工,美丽村庄呼之欲出,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4A级景区梁野山靠近县城,2016年起,武平以生态为基,整合资源,通过产业培育、道路互通、文化植入等举措,推进环山云礤、尧禄、东云、东岗和园丁五村与县城联动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目前,环山五村分别形成云中村寨、客家桃源、淘宝客都、开心田园和十里花廊,各具特色。

散落青山绿水中的美丽乡村和梁野山、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构成“天然氧吧”武平的生态风景,“来武平我‘氧’你”的口号引来了八方游客。今年前10个月,全县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幅均接近40%。

作为山区贫困县,武平去年首次跻身全国文明城市之列。武平去年建立了全省唯一的县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搭起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重点发展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目前已入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好生态对企业很有帮助,”实际投资近2亿元的福建合信创展公司总经理石少雄说,“我们的发展超过了预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