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临漳:以文化人 润泽城乡

2018-12-05 01:11:03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石家庄12月3日电(记者马书平)走进河北省临漳县, 以文化人的新风扑面,吹润城乡。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涵养传统文化、提升公共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三大工程,投入近百亿元,挖掘特色资源,推动文化创新,打造“文化邺都、魅力临漳”,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乡村焕发文明新风。

涵养传统文化工程,弘扬传承优秀文化

“临漳古称邺,是‘三国故地、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梳理文化脉系是建设文化强县的基础。”临漳县委书记苏万通介绍。该县梳理出邺城建筑文化、建安文化等六大文化脉系,还有曹操拴马柏、北朝皇家寺院佛寺塔基等众多历史符号。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有形资源与文化内涵、古为今用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分别以邺城历史、建安文化等展示为主题,投资2亿多元建成邺城博物馆、全国首座佛造像专题博物馆、建安文学馆、中国·邺城县令廉吏文化展馆。

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城市的“魂”。临漳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突出汉风魏韵,请专家顶层设计县城整体框架。以水为脉、以文为魂、以绿为韵、蓝绿交织,投资10亿余元建成邺城公园等“五湖十园”主题文化公园。县城街巷、公园、地标建筑,从富含历史文化的命名,到突出的汉代建筑风格,配以灰白为主的城市主色调,加上点缀其间的文化雕塑、景观,彰显邺城文化魅力。同时,在乡村建设中,该县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打造了家训文化小镇西申村、曹魏古镇邺城三台等一批美丽乡村,处处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提升公共文化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巩固拓展文化阵地是基础,现在高标准的文化阵地已城乡全覆盖。”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农工委书记赵青山说。通过大力实施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建设,县有活动主阵地、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建成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强化“建、管、用”结合,配置专兼职管理队伍、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升建管用水平。

临漳以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依托各级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创编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正能量的文艺节目,临漳籍名家名角参与其中,欢乐城乡、彩色周末、三下乡、戏曲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统筹推进。年累计开展各类惠民宣讲活动300余场次,赠送惠民物资20余万元,惠及群众30余万人。

乡村振兴,文化不能缺位。为让优秀的文艺作品和传统文化扎根乡土,给村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文艺队,该县发挥文化馆、文艺家协会等部门和文化带头人作用,相继培育文艺骨干260余人、农村文化带头人430余人,选拔义务宣教员610余人,群众组建各类兴趣协会吸纳会员2800余人,组建广场舞、合唱队等文艺团队870余支。该县文广新局局长郭超说:“全县村村有队伍,天天有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发展特色文化工程,擦亮邺城文化品牌

近年来,该县将文化与旅游融合,擦亮了“曹魏王都、鬼谷故里、佛都邺城”文化旅游品牌。先后举办邺城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京津冀文学论坛·建安文学研讨会、春季邺城文化旅游周等活动,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界群众广泛参与,带动了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积极建设文化项目,增强产业实力。通过梳理整合文化资源,投资近100亿元,启动了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开建了鬼谷子文化园、邺都文化创意园等文化项目,打造了家训小镇西申村等美丽乡村,培育了永不分梨酒文化产业园、文化印刷产业园等文化企业,增强了县域文化产业总体实力。

为创编文艺精品,讲好临漳故事,建立全县文艺人才库和文艺精品储备库,设立“文艺振兴奖”,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作品。相继拍摄播出《铜雀台》《三国的世界》等专题片;创作了《鬼谷子》《邺令西门豹》等戏剧、影视剧本20余部;编撰《曹魏典故》等图书60余部,创作本土特色文艺节目200余个。其中“鬼谷子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土教材《邺地读本》在全县中小学校普及推广。该县政府县长于保叙说:“通过实施三大工程,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也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