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浙江:绿色转型让铅蓄电池废水能养鱼

2018-11-27 20:58:31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杭州11月26日电(记者魏一骏)假山错落有致,草地小径边绿树环绕,锦鲤在中水回用池里欢快游动。这是记者近日在浙江省长兴县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里看到的场景。漫步其间,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是铅蓄电池回收处理园区的一部分。

这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属于当地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天能集团。而废旧电池循环利用系统,将电池行业生产回收对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能达到二类水标准,成为长兴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

“铅蓄电池产业是长兴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到2004年全县相关企业已达175家之多。”长兴县副县长杨永章说,由于早期粗放式发展,铅蓄电池行业引发不少环境和社会问题,当地百姓谈“铅”色变,长兴一度别列为“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

“铅蓄电池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势在必行!”面对来自生态环境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这句话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共识。

杨永章介绍,从2005年开始,长兴县按照“关闭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开展了第一轮专项整治,铅蓄电池企业减少到61家,技术装备由手工操作转向机械设备,治污装备实现了全覆盖。

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不少铅蓄电池企业负责人回忆,转型之初,为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一些没用多久的设备就面临着淘汰。“公司内部也有一些争议,但坚持下来一定能尝到甜头。”

2011年,长兴将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行动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次契机,以“凤凰涅槃”之志进行了第二次根本性的专项整治,通过兼并重组将企业总数减少到30家,目前实际在产16家。

“在这个年处理能力30万吨废旧电池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一块近10斤重的废旧铅蓄电池经过多道工序后,可以分解提炼回收6斤多再生铅、2斤多硫酸钠和0.6斤塑料,这些物质可以循环利用,生产成新的电池投放市场。”园区负责人说,提取再生铅不仅生产成本比原生铅低38%,能耗也仅为原生铅的35%。

长兴县科创委副主任雷晓财说,铅蓄电池行业转型升级的背后,离不开对科技研发的持续投入。2017年,长兴县规上电池企业研发经费支出4.2亿元,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不少项目还获得了省级以上重点研发项目。

“长兴电池行业的成功转型证明,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各方都将从中受益。”湖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徐兆辉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