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黑龙江一保护区两熊一虎仍“在逃”?

2018-11-18 19:47: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1月15日,在黑龙江抚远东侧外环路上,一只熊慢悠悠地在马路上“散步”,熊在公路间大摇大摆地完成往返后,随即跑入丛林中。途经司机将这一幕拍下后传至网络,该熊也随即“走红”。17日上午,中国青年网记者从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了解到,视频中在马路“散步”的熊现在并没有被找到。此外,熊并非“出逃”,而是属于季节性游荡,保护区并不打算将其抓获。

  16日,有媒体刊发《黑龙江一公路上演“熊出没”,保护区管理局:这只已抓到,还有两熊和一老虎“在逃”》一文,称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与当地警方将一只成年熊通过麻醉枪麻醉后,被相关工作人员抓到并送至黑瞎子岛。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上文中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有两只熊和一老虎“在逃”中。工作人员另提醒,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切记不要惊扰野生动物,以免发生危险。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请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针对此事,17日上午,中国青年网记者从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处获悉,视频中所出现的熊并未被抓获,相关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仍旧把守在熊出没的附近领域。

  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保护区工作人员已在熊出没的附近地区设置车卡,但目的并非是为将熊抓获,而是提醒途经人员,及时制止路人不要打扰熊。

  随后,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吴科长告诉记者,视频中的熊并非是“出逃”,而是属于在保护区和地方区域内季节性的游荡。

  中国青年网:视频拍摄的地点您知道在哪里吗?

  吴科长:就在我们东环扶远东侧有个城郊加油站,加油站往东一点是那个外环路,在路口拍的。我估计那是一只四岁零几个月的野生棕熊,在三百到四百斤之间。

  中国青年网:熊为什么出逃?目前是否已被抓获?

  吴科长:不能称为“出逃”,而是野生动物季节性的游荡。那熊不准备抓,自从黑龙江自然保护区建区以后,熊的生存环境大为改观,熊的数量及出没在人视线范围内的频次都逐年增加,熊类本身对人类的生活区域存有好奇,

  我们保护区的林业公安及林业保护人员一方面时控制住人,不要让途径群众打扰熊的生活;另一方面,只要阻止熊进城,保护人员的目的就达到了,熊们转悠一段时间后,仍会主动返回林中生活。

  中国青年网:视频中的熊在马路上是否会有危险?

  吴科长:应该不会。保护区建立后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公路上的机动车现在连撞到野鸡的行为都越来越少了,城郊、村子周边都不属于高速路,周边都有行人和居民,加上车速不快,不会对它有太大威胁。

  中国青年网:除了这只熊之外,还有“2熊、1虎”逃走了?

  吴科长:并不是逃走,咱们的三江自然保护区与俄方的保护区仅一乡之隔,那边属于山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而这边属于平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东北虎的习性是住在山上,吃在平原,如野猪、狍子、兔子之类的动物往往出现在产有黄豆、玉米等作物的农田里,所以老虎有时通过追踪猎物,便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中国青年网:有新闻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正在找熊?

  吴科长:确切地说不是找熊,而是在熊常出没的人行路口设置检查人员。比如森林公安与森林保护人员,在人们进山的地方告知其附近有熊,不要再往里进了,只能做这些,不可能抓熊。

  中国青年网:有报道称游荡的熊被打了麻药送回黑瞎子岭?

  吴科长:那只是从黑瞎子岛的熊园里逃出来的一只熊,不是野生熊。野生熊不可能到那里去捕捉,二者生活不到一起。黑瞎子岛下面有一个熊园,熊园有人工放养的黑瞎子,人工放养的熊不但不怕人,而且还与人无限接近。

  中国青年网:视频中的熊与报道的熊确定不是一只?

  吴科长:肯定不是一只,此类混淆的事情已经好多起了。我每天都跑步、爬山我手机里就有很多当地发现熊的视频。而且现在路口都还有人在把守,熊仍旧在山里活动。

  中国青年网:相关事件是否会给当地居民生活上造成影响?

  吴科长:扶远小城的周边有几个保护区,当地居民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很明显。再加上当地人口较少,保护区存在20多年了,保护区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培训班,常有“野生动物的保护知识”、“自我防范”等方面的培训。再加上因为捕杀或者伤害野生动物都是违法行为等等因素,周边人群都有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记者 李永鹏 实习记者 王泊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