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背靠“大树”好脱贫—山西右玉县的绿色脱贫路

2018-11-02 02:00:11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在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村,村民王彩霞在杀虎口村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内整理当地特产(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新华社太原10月31日电 题:背靠“大树”好脱贫——山西右玉县的绿色脱贫路

新华社记者王井怀

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有一个只有10多万人的小县——右玉。近70年来,这里的人们从栽种一棵棵小老杨开始,慢慢把“不毛之地”绿化成“塞上绿洲”。近年来的脱贫攻坚中,靠着一辈辈种树改良的土壤和改善的环境,在党的政策支持下,当地发展药材产业、兴建旅游项目,走出了一条绿色脱贫路。

一棵棵药材:好土种出“摇钱树”

深秋塞北,天高云淡。驱车走在山西省右玉县,木成行、林成片,把这个塞北小县装点得分外美丽。

黄家窑村附近的山坡上,村集体的大型拖拉机正在给村民张明宽收获中药材板蓝根。风吹得人都有点站不住,老张跟在拖拉机后面,躬着腰拔板蓝根。“县里有公司按合同收购,一斤三块五,收到家里,钱就算是到手了。”老张忙得头也不抬。

2016年黄家窑村种植板蓝根后,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村主任周孝算了一笔账,仅板蓝根一项,2016年他和老伴收入5000多元,2017年7000多元,今年种得多,收入一万三四千元没问题。

右玉县以前是不毛之地,“种树比养孩子都难”。新中国成立之初,右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认准了植树,接下来的近70年里,当地干部带领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当地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右玉县土壤肥力足,成了种药材的好地方。村民张建平掰断一截板蓝根,指给记者看:“中间的芯是黄色的,上好的品相。收购公司的人说地里肥力足,才能种出好板蓝根。”

黄家窑村第一书记杨世新说,全村300多亩板蓝根,平均每亩收入1000多元,村子在2016年率先脱贫。

积数十年绿化植被、厚植沃土之力,现在,右玉县全力发展以板蓝根、党参、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全县培育3个发展潜力大的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建设20个特色中药材种植示范村,发展3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10亿元中药材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

一个个小院:家里住进“财神”来

几十年植树造林后,如今的右玉风景如画。

“这些年种树讲究搭配,针叶林阔叶林搭配,乔木灌木搭配,落叶林与常绿林搭配。”右玉县植树大户李云生说,黄色的金叶榆、绿色的樟子松、红色的红瑞木等,把山坡染成了一幅五颜六色的画。

美景带来了人气。近年来,右玉成为中央美院、中国油画院等十几所院校的挂牌写生基地,也成了一对对情侣拍婚纱照的理想取景地。

人气旺,旅游兴,一个个颇具晋北特色的农家小院迎来了大批“财神”。今年5月,马营河村的朱美利把自家小院装修成农家乐。“一到周末人就来了,半年多挣了上万元,还不耽误平时下地干活。”这位50多岁的汉子笑着说,“这钱挣得舒心。”

马营河村支部书记朱义介绍说,今年村里举办了多场传统民俗活动,夏天就有内蒙古、山西等地的游客1.4万人,直接为村民增加收入15万元。

旅游景点杀虎口村的收入更高。杀虎口村包村干部王彩霞说,今年旅游总收入能达到七八十万元。“国庆节期间游客达到十二三万人,村民李四红家卖面皮,7天就挣了4000多元。”

背靠“大树”好脱贫:闯出一条绿色脱贫路

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近70年沧海桑田,滴滴汗水浇灌出来的“右玉精神”,如松柏一样常青。当地人在与风沙的搏斗中,闯出一条绿色脱贫路。

右玉县退休干部赵润虎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党员干部带领勤劳简朴、能吃苦的右玉人民,一张铁锹一把锄头,经过近70年的努力把“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生态奇迹,孕育了“右玉精神”。这也是当下脱贫的精神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9月,右玉县成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目前,右玉县林木覆盖率达到54%,树种从过去的区区几种变成30多种,药用植物达到45种,野生动物50多种。

2017年春天,右玉县从北京引进沙棘新品种大果沙棘,在全县推广4万亩。退居二线的右玉县林业站原站长赵守忠,把记者带到一片矮小的灌木丛中。他说:“这是右玉第一次大规模地引进经济作物。这种沙棘三四年后就能挂果,附近的村民都会受益。”

赵守忠说,背靠“大树”好脱贫,既靠着父辈们种下的树,更靠着党的好政策,右玉这个曾经被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才能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批准右玉县退出贫困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