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限塑令落地10年 塑料袋减少了吗?

2018-10-11 05:18:3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不少市民逛超市仍选择花钱现买购物袋。

  部分市民购物时选择自带购物袋。

  购物袋、外卖带、网购袋……成都市民杨女士很困惑,限塑令出台这么久了,为啥家里的塑料袋比以前还要多?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希望通过有偿使用塑料袋制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十年过去,“限塑令”成效如何?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

  讨论

  有市民反映

  家里的塑料袋更多了

  10月9日下午2点过,成都市锦江区某超市内人潮涌动,有人拎着塑料袋分装食物,有人则挎着布袋进行结算。

  截至今年,“限塑令”落地已满10年,塑料袋的使用真的有减少吗?记者随机询问了50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市民魏女士:

  支持自带环保袋

  自从2008年超市购物袋开始收费,魏女士就养成了自带购物袋的习惯。一方面可以节省塑料袋的开销,一方面也算保护环境。已经好久没买过购物袋了。

  在记者走访中,大约有40%的市民跟其一样,选择自带环保袋购物。

  市民汪先生:

  宁愿花钱买塑料袋

  与魏女士不同,成都市民汪先生还是宁愿在购物结束时花钱买塑料袋。他认为,自带还是太麻烦,而且现买最贵也就5毛钱,所以还是买来方便。

  跟汪先生有同样观点的市民同样不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不方便,因此不愿带环保袋。

  市民杨女士:

  家里塑料袋越来越多

  不过,也有一部分市民坦言,即使自己注意使用环保袋,家里的塑料袋还是会越堆越多。杨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杨女士回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不是临时起意的购物都会自带环保袋,但吃外卖、网购物品还是会产生很多塑料袋,时间长了,跟“限塑令”落地前比,家里的塑料袋反而更多。

  调查

  “限塑令”有成效

  但也面临新困境

  塑料袋的使用真的减少了?还是如杨女士的体验那样,反而变多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调查,发现随着“限塑令”的落地,国内塑料袋的使用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近些年出现了新的困局。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自“限塑令”落地以来,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累计减少超过160万吨,节约塑料袋700亿个,相当于节约石油900万吨,标准煤13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多万吨。

  也就是说,“限塑令”的落地确有成效。但由于公众环保意识仍不够强,加上互联网兴起,外卖、网购等行业反倒成了塑料使用大户。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限塑令”执行最严格的大型超市和连锁便利店,外卖、网购等群体对塑料袋的消耗量仍然不容小觑。以外卖为例,几乎所有外卖都会使用1至2只提携式塑料购物袋,而这些塑料袋都未显示单独收费,也未列入消费凭证,更不用说其他塑料制品。

  专家

  单纯禁用不现实

  发展可降解塑料是关键

  如何破解新的困局?对此,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车振明认为,发展可降解塑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

  “毋庸置疑,塑料袋确实给人带来很多的方便,即使过半消费者能做到自带环保袋,但只要市面上没有比它更方便的替代品出现,塑料袋就会一直长期泛滥、使用下去。”他说,因此,一味地限制、禁止使用是不现实的,“这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并不会很明显。”

  相比之下,发展可降解塑料才是最根源的做法。“这种塑料更环保,一段时间后就可被微生物分解。”车振明说,一旦更环保的塑料袋普及,一般塑料袋的使用自然也会减少。

  “目前,可降解塑料已经出现,但成本依然很高,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完善技术,将成本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他说,再辅以环保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去使用可降解塑料,就能实现方便与环保双赢的局面。(记者 韩雨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