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北京:老顾客扎堆告别“童年记忆”快餐店

2018-10-10 02:28:47 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昨天,食客在秋云萍快餐外排起了长队 供图/网友“胡游京城”

“秋云萍关张了,感觉我的童年算是真的结束了。”位于西四路口的秋云萍快餐店,从1989年开业至今,用便宜的价格和丰富的味道,满足了周边几代市民的味蕾。这里的盖饭套餐一份在11元到15元之间,有老顾客表示,这家小店“100块钱可以买8道菜,在二环内可能仅此一家了。”10月8日,秋云萍快餐店迎来了营业的最后一天,门口长长的队伍中,不少食客都表示希望赶上这里的“最后一顿饭”。店主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目前她还没计划好以后是否开店。对此,有食客称,会一直等着秋云萍的消息。

事件

29年“老店”迎来最后一天营业

位于北京西城区西四十字路口的秋云萍快餐店,8日下午4时许贴出了一张“关张告示”。这家快餐店自从1989年在西四路口开张以来,曾承载了不少老街坊和附近学校学生的记忆。“在这里,你花15块钱就能吃得很饱,点8道菜,也花不到100元。”一位秋云萍老食客介绍说。

昨天下午3点,本是秋云萍快餐计划中的关张时间,但仍有不少食客听说最后一天营业的消息,从远处赶到西四来吃饭。一位顾客称,“我是听到消息之后,特意从首都机场赶过来的,就怕错过这一口。”

秋云萍快餐的店主告诉北青报记者,她今年已经64岁了,以前和丈夫都是工厂的工人,1986年趁着改革开放,开始做个体餐厅。“原来的店名是取自我丈夫他们三兄弟的名字,后来在西四这里有了家门面房,就搬到这里了,店名也分别取自三兄弟妻子的名字。”实际上,这处门脸房并不大,餐厅内也就能放四五张桌子,但是不少食客都选择站在餐厅里,在附近工作的李翔边站着吃肉丸子边告诉北青报记者:“其实这就是我们单位的二食堂,中午一顿工作餐,站着吃更有感觉。”

店主坦言,当初选择餐饮行业,主要是觉得开餐厅比较容易。“当时有了这个门面房,那会儿也不会什么别的,就开了餐厅。20多年,就这么开到了现在,看着好些客人从小孩到结婚生孩子。”

回忆

小黑板成食客心情“晴雨表”

秋云萍店门口挂着一块小黑板,这块黑板也承载着不少食客的童年回忆,“小时候,我们班管秋云萍快餐店叫‘神奇餐厅’,觉得它家饭好吃还不贵,这黑板就是一天心情的‘晴雨表’,每天有啥菜,老板都写黑板上,菜卖完了,就给擦了。有时候来晚了,菜就剩几种了,吃不到想吃的菜,一天心情都好不了。”曾在附近读书的管先生说。

“开店的时候,周边有很多学校,我们刚开业那会儿有个口号,‘三元吃饱,五元吃好’,很多学生中午都来我们这里吃饭。现在我住在天通苑,经常在坐车的时候听到有人叫我‘秋老板好’,我还纳闷这人是谁啊,后来一说才知道是以前在我这里吃饭的学生。”店主说。

10月8日,是秋云萍快餐店营业的最后一天,不少食客都早早赶到快餐店,来吃最后一餐。

一张现场照片显示,8日中午,排队买饭的食客队伍不但占满了店面,还排出了店外20多米。一位老食客告诉北青报记者,多年来,他每天都要来秋云萍快餐买肉丸子吃,“平时我会多要些菜,今天我买了三个大肉丸子,想着以后可能吃不着了,多买点带回家和大家一起吃。”

未来

店主称还未计划是否再开店

对于今后秋云萍快餐店走向何方,店主表示,目前还没有想好是否要再开店,“还没计划呢,可能就先休息了,如果再开店的话,肯定要春节之后了。”

据店主介绍,原本自家套餐的价格是11元到15元一份,想到最后一天营业,店里把定价一律改成了13元。“也是折中一下,本来想过全都免费,但想了想那样亏得就太多了。”

店主对北青报记者说,自己每天4点半就起床了,“我住得远,起得自然就得早,到餐厅就开始为一天的菜做准备,有时候材料没到,就得催着。等到11点多开始,客人就多了,有时候一天的饭要用掉两罐燃气。”

8日下午4时许,侄女将店主手写的关张告示贴到了店门上。此时,仍有不少食客赶来点菜。有顾客称,“我就在附近读的高中,那时候中午甚至会偷偷跑出学校,就为吃一口秋云萍家的盖饭,这里有很多我童年的回忆,今天的感觉是好像它关张了,我的童年才真正结束了。不知道以后秋云萍还会不会开,但是我会一直等着秋云萍的消息。”(文/记者 屈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