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熊孩子"高空抛墨水瓶不承认

2018-09-09 20:11:4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如果社区是座花园,社区民警就是花园中负责除草、剪枝的“园丁”。四川成都市青羊区东坡派出所民警熊伟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他每天都要处理夫妻打架、邻里纠纷、高空抛物等杂事。入警18年来,他用独有的“熊氏办法”啃下了社区许多“老大难”问题。

  最近半年多来,成都市西子香荷小区,陆续有棒子骨、墨水瓶、玻璃球从天而降,小区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熊伟着手解决这个麻烦,并且收到了奇效,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天降棒子骨”谁扔的?他凭一个塑料袋找到答案

  今年年初,西子香荷小区物业多次接到投诉:居民在2栋3单元楼下的机动车停放处险些被砸中。地上确有一些骨头、塑料瓶,但挨家敲门询问,物业没能找到“扔者”,不得不增设了摄像头,还派人到楼下蹲守。然而“高空抛物”仍在继续。

  不久后,事件升级。一辆轿车的挡风玻璃毁于一根“天降棒子骨”,物业方赔了700元。

  接到物业求助后,熊伟试图找出扔东西的人。一天,正在小区内巡逻的他看到地上有个刚刚抛下的垃圾袋,这个垃圾袋里会不会有高空抛物者的信息?他开始细心地翻垃圾袋,找出了一张处方笺。根据笺上留的名字,找到了这个垃圾袋的主人。

  她是一位60多岁的独居老人,身体多病。最初一直否认,后来就默认了。熊伟觉得这事还没完,得想个法子让老人不再往楼下扔垃圾。

“物业会每天送你一个垃圾袋,你每天把垃圾打包好放在门口,小区保洁上门帮你倒垃圾,你就不用再跑上跑下了。”

看到老人生活清苦,身体状态也很差,熊伟左思右想后,对老人说,

  果然,这个办法奏效了,这一栋楼再也没有发生过高空抛物。

“天降墨水瓶”谁家的?民警凭一支笔套出真相

  西子香荷小区另外一栋楼扔下的东西更让人咋舌:墨水瓶、巴掌大的实心玻璃球、护手霜。

  8月28日早上,一瓶墨水从天而降,重重地砸在了一位业主脚边,墨水溅了他一身。之后两天,楼上不断有水笔、笔袋、玻璃球、护手霜落下,好几个居民险些被砸中。不少居民怕“脑袋开花”,只好从地下车库进出。

  接警后,民警立即在该出口拉起了警戒线。熊伟开始在可疑楼层寻找肇事者。他分析,频繁的抛物,可能是两口子吵架,或者是精神异常之人所为。29日下午,他扩大搜索范围,无意间在小区花园内找到一支中性笔,上面印有一个名字和班级。

  这支笔的主人和之前扔墨水瓶的会是同一个人吗?根据笔上的信息,熊伟到物业处查询资料,没有查到。8月30日一早,他先后走访了西子香荷小区附近三所小学,终于找到了笔的主人。

  熊伟带着地上捡来的破损玻璃球、中性笔、护手霜等物件,上门寻人。

  “我们一开口,家长和男孩都立马否认。”熊伟说,当他把所有东西一件件摆在茶几上时,家长当场傻眼了,但男孩依旧矢口否认,此事再次陷入僵局。熊伟灵机一动,对男孩说:“我们在楼下捡到了3个墨水瓶。”“不对,我只丢了两个啊!”男孩脱口而出,然后开始哭个不停……

  原来,临近开学,娃娃的暑假作业还剩一大堆,父母就将他关在卧室中写作业。男孩写了一阵开始发脾气,顺手把墨水瓶等物品一一从窗户扔了下去,而窗户正好对着该楼栋出口。

  熊伟分别找家长和孩子谈话,开诚布公地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还算是运气好,几次扔下去的东西都是落在人家脚边上,没砸到人,不然后果难以想象。”

立即把娃娃挪到其他房间睡觉。娃娃做作业时,不能把他一个人关在屋里,一定要有家长陪在旁边,给娃娃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紧接着,熊伟又给家长出了个主意:

不公布肇事孩子信息他的苦心令人动容

  回到派出所,熊伟想了又想,“熊孩子”调皮的个性一时半会怕是改不过来,怎么才能彻底让他不再做类似的事情呢?“我本来准备隔三岔五去他家走访,又怕给娃娃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熊伟说。

  仔细思考后,他决定从学校下手。他了解到,平时这个男孩成绩不是很好,功课有些吃力。熊伟和班主任交流后,学校对娃娃实施了心理干预,从学习、生活方面尽量给予更多帮助。

不透露肇事者任何信息。

“熊孩子”找到了,小区居民忿忿不平,要求公布肇事者信息。熊伟却作了一个果断的决定:即便是男孩妈妈想带着儿子出面道歉,他也及时制止,

  最终,熊伟让男孩和妈妈一起写了一封匿名道歉信,贴在事发地点附近。没有人再要求公布男孩的个人信息,小区也没再出现过高空抛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