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江苏建“五色榜”

2018-09-05 23:25:09 信息来源:法制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图为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现场查看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

  在当下的江苏,环保信用评级关系着企业的环评审批、信贷融资、水价电价……对全省近3万家重点污染源企业而言,“环保信用”越来越重要,是可以变成“真金白银”的“青山绿水”。

  一旦在环保信用评级中获得“差评”,企业就将会面临污水处理费和电价加价,限制贷款等不利于发展的局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企业会被实施污水处理费和电价加价?会持续多久?为此,《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带着这一串问题踏上解谜之旅。

  “差别化”让减排更有效

  早在2009年,江苏南通就开始探索实施差别化污水处理费政策。

  “对通过中水回用实现零排放的绿色企业免征污水处理费;对环保信用评级为红色、黑色的企业,在现有污水处理费基础上每吨加收0.6元、1元污水处理费。”南通市环保局法规处处长刘华军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道。

  “自环保部门公布上年度企业环境行为评级结果后次月起,‘红色’‘黑色’等级企业就开始执行差别化的污水处理费,缴纳加收费用,执行期1年。执行单位缴纳加收费用满1年,企业环境行为评级达到‘黄色’‘蓝色’或‘绿色’等级的,可以停止执行。”刘华军补充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无锡、南通等多个设区市已实行差别化污水处理费政策。被评为“红色”等级企业污水处理费加收标准不低于0.6元/立方米,被评为“黑色”等级及连续两次以上被评为“红色”等级企业污水处理费加收标准不低于1元/立方米。

  “除了实施差别化污水处理费政策外,我们还试行了差别化电价政策,电价由省级电网企业根据省级价格及行业主管部门公布的企业名单和电价标准,按照抄见电量收取加价电费。”江苏省环保厅法规处有关负责人说。

  “那具体电费是如何计算?”记者追问。

  “以南通举例来说,对环保信用评级为红色、黑色的企业,会在现有电费基础上每度加收0.05元、0.1元电费。”这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统计,2017年以来,江苏对“红黑企业”收取差别电价已有1.1亿元。

  构建环保信用评价体系

  2013年,江苏省环保厅率先在全国制定出台了《江苏省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明确了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原则、指标体系、等级划分等。目前,江苏正在对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记者了解到,江苏现行的环保信用评价指标由污染防治类指标、环境管理类指标、社会影响类指标共3类21项组成。其中,仅污染防治类指标就包含“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比对监测和数据有效性审核、总量控制、危险废物安全利用处置、固体废物利用处置”6个小项。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从好到差依次以绿色、蓝色、黄色、红色、黑色5种颜色进行标识。

  同时,江苏省环保厅还建立了企业环保信用动态管理机制,定期调整修复,及时反映企业环保信用变化。建设覆盖全省的污染源“一企一档”动态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环保大数据分析技术,全面归集污染性企业环保信用信息。

  去年,江苏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协同组织29975家污染源企业参与环保信用评价,比上一年度增加了近5000家。

  去年7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全省1064家国控重点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其中绿色企业为414家,黑色企业为18家,环境监管效率大大提升。

  环保信用成为无形资产

  “通过开展环保信用体系建设,将污染源企业纳入这一体系,建立环境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让环保信用变成企业的无形资产,为绿色企业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让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制。”江苏省环保厅法规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4月,江苏省环保厅、省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省财政厅等30个部门针对环保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对被评为红色和黑色等级的企业将采取惩戒措施。如限制市场准入、行政许可或融资行为,停止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停止执行相关财政性资金支持。”这位负责人说,对评定为绿色等级企业,可享受优先办理环保行政许可、建议金融机构予以优惠贷款利率等激励措施。

  此外,江苏还建立了失信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将失信生产经营单位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布。

  目前,江苏省环保厅联合省信用办、银监局建立企业环保信用信息共享制度,推动银行将企业环保信用作为贷前审批、贷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实行奖优罚劣。

  正是有了这项共享机制,让整个信贷过程有了“提示器”。2013年7月,广发银行无锡分行与宜兴市某材料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向其贷款1000万元,依据机制对其实时监控,并根据其信用变化调整授信策略。

  后该公司2013年被评定为绿色环保信用优秀企业,被银行评定为授信策略支持类。2014年,该公司被评定为蓝色环保信用良好企业,银行据此将其授信策略调整为维持类。2015年,该公司在年度环保信用评价时被评定为红色,银行将其授信策略调整为控制压缩型,并立即进行商谈。2016年9月,该公司提前归还本金977万元,确保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金融机构通过共享机制及时关注和跟踪企业环保信用等级,随时调整企业授信策略,降低了授信风险,避免了经济损失,维护了综合利益。”江苏省环保厅法规处这位负责人说。

  截至去年底,江苏参加环保信用评价企业贷款余额7589亿元。其中,对信用评价为优秀(绿色)和良好(蓝色)的企业贷款余额7137亿元,余额占所有评级企业贷款余额94%;对环保信用较差(红色)和极差(黑色)企业贷款余额122亿元,余额占比仅为1.6%,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绿色发展,构建绿色金融的运转机制。

  短评

  有效破解违法成本低难题

  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就是“绿色发展”。

  今年上半年,江苏GDP超4万亿元,全国排名第二。率先发展的江苏,也率先遭遇了环境问题的困扰。当下,江苏构建以“五色榜”为核心的环保信用评价体系旨在解决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的不合理局面,让企业出现环保违法行为时有了“拦路虎”。环保信用评级关系着企业的环评审批、信贷融资、水价电价,相当于给企业带上了“紧箍”。

  江苏环保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倒逼企业由被动到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通过技术革新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通过降低能耗,节能减排,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保护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双向共赢,让“绿色发展”成为企业向前更进一步的“发动机”。(记者丁国锋 见习记者 罗莎莎 文/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