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多些“数据跑腿”,让“异地办”渐成常态

2018-08-30 00:45:22 信息来源: 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随迁子女跨省转学全程网上办理、异地换补发出入境证件,都是打破信息孤岛后的利好释放。

  “随迁子女跨省转学已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居住证持有人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两天,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披露的信息,引发很多人的关注。

  无独有偶,国家移民管理局日前通报,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22条改进服务管理的新举措,将于2019年一季度之前分期分批实施。其中,内地居民可在全国范围内异地申请换(补)发出入境证件、申办出入境证件7个工作日内办结等5项便利措施将于9月1日起施行。

  在政务服务便民程度上做加法,契合公众期许。而从教育部和公安部披露的这些新举措看,基本上都有着鲜明的“网上办”、“异地办”、“就近办”、“轻松办”特征。虽然这些举措可能湮没在放管服改革“大成绩单”里,但就对民众痛点的舔舐来说,其意义值得被强调。

  以异地换补发出入境证件为例,此项政策实行后,外省申请人不必再为换补发出入境证件而“返乡跑”、“来回跑”。据估计,每年约有270万人次居民能享受到这项便利,仅往返交通费用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省支出30亿元左右。这份“大数据”,足以阐释其政策杆杠效应。

  值得一说的是,也是在近日,“网上北京市公安局”正式上线试运行,迁户口、办身份证等120项公安事务可在网上预约办理。可以预期,这也会给许多人带来实打实的便利。

  这些做法是对“办事难、办证多”沉疴的消解,也是通过对原有服务方式升级的方式,向行政效能提升要便民潜力。而其之所以能“问世”,究其根本,在于国家、省市不同层级之间政务信息共享的增进,打破了此前的“信息孤岛”状态。

  为消除那些冰山般的信息壁垒,从2016年放管服改革推行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做出了各种努力。政策层面,2016年国务院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为政务信息系统互联和公共数据共享提供了法律依据。时至如今,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已渐入佳境。

  技术层面,清理整合政府系统,在网络通基础上加快实现数据通、业务通,在2017年年底前初步实现国务院部门40个垂直系统向各级政务部门开放共享数据,部署不同层级政府部门网站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联,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共享平台。

  很多地方为了打破信息壁垒,从省级层面突破,启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建设。像山东,就打造了省级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纵向上实现国家、省、市三级互联互通,横向上推进各部门接入,统一数据交换共享的出入口。有了这个改革,部门间“各取所需”,为民众在办事、办证时所需提交的材料最大程度上做了“减法”。

  如今,无论是随迁子女跨省转学全程网上办理,还是异地换补发出入境证件,都是其利好释放。我们期待,这类利好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也希望各地方、部门继续秉持着“解痛点、克难点、疏堵点”原则,深度挖掘民众需求,以开放性、动态性的观念完善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平台,让政务服务体系在一体化、无缝隙方面更进一步,进而将“能网上办就网上办”变成政务服务的常态景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