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

2018-08-27 20:35:11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爸妈成功学

  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3岁做拼插,5岁学编程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8世界机器人大赛上,一位小朋友在尝试编程控制机器人。张茜/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6岁的白浩溟(左)和付鸿舟(右)参加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类比赛的“智造分拣工程挑战”项目。张茜/摄

  前不久举行的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引来众多青少年参观、参赛,儿童服务相关展品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在这一领域,不少展商都将“编程”功能设置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词,“以后的孩子都得会编程”。

  现如今,“编程”被认为是孩子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切入口之一。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的几位家长也不约而同地说:“即使孩子以后不从事人工智能专业的工作,也需要对机器人和编程有所了解。”

  “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

  大会期间举行的青少年机器人设计类赛事中,“智造分拣工程挑战”区域有两个小小的身影特别引人注目。

  肉乎乎的小手和鼠标一样长,统一发放的参赛T恤下摆在膝盖处晃荡,6岁的白浩溟和付鸿舟是本项目中年龄最小的两位选手,来自深圳。他们已经迈进了编程的门槛。

  “让他们搞吧,也不期待得什么名次。” 白浩溟妈妈紧贴着场区的挡板,探进半个身子张望孩子的操作,她本以为这是本次大赛最简单的项目。

  其实并非如此,白浩溟和付鸿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把10个不同颜色的积木方块通过机械臂吸附上来,并搬运到颜色对应的区域。在这个过程中,二人将配合进行机械臂调试和程序编写,以完成让机械臂移动到某指定位置,准确识别颜色,吸取木块,并将木块搬运至其他指定区域等一系列环节。

  不出所料,他们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绿色木块被放到了红色区域。 “不对不对!把数据重新写一次!”白浩溟妈妈比孩子还着急。

  6岁的付鸿舟坐在电脑前却十分淡定,小手慢悠悠地搭在鼠标上,白浩溟也凑到屏幕前,他们商量着拖动程序模块重新编程,很快就改完了。重新启动,绿色的积木被成功地搬运到了绿色对应区域内。

  其实白浩溟5岁时就会通过电脑编程指挥飞机模型启动螺旋桨了,他妈妈深信“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此次参加比赛的指定机器人平台——某型机械臂价值“两三万”元,白浩溟妈妈认为这种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付鸿舟的爸爸也认为“未来一定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他让孩子每周练习一两次编程,每次不超过两小时。

  鼓励孩子学习编程,不仅是以上两位家长的选择。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现场的一位机器人培训教练衣慧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某培训机构近3年越来越受欢迎:有些3岁的儿童就来通过拼插练习培养结构和空间感;5至6周岁学习简单编程,并在学龄前后掌握简单的物理知识;8岁以上通常就可以开始接触相对复杂一些的模块化编程了。

  这次他带来的小选手添添3岁开始接触拼插机器人,5岁时就能通过模块化编程设计简单的小游戏。添添爸爸相信,现在所接触到的简易化编程对孩子未来衔接写代码编程会有帮助,“虽然输入形式不同,但逻辑是一样的”。

  不过,他认为对于小添添来说,获得多少知识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软实力的塑造。添添爸爸认为孩子的耐心“有相当大的提高”,“面对失败也能够自己分析原因”。

  哪种教育方案适合你

  事实上,不仅是比赛中,在此次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博览会和产品展销区域,“编程”也是前来参观的家长和小朋友们心中的关键词。

  来自北京的刘先生和6岁的儿子阳阳驻足在一款编程机器人面前不过十几分钟,阳阳就学会了用动作记忆编程的方式让机器鹦鹉跳舞。

  刘先生介绍,阳阳4岁就能把几百块的模型拼个八九不离十,所以这次他毫不犹豫地给儿子买了一款价值1299元的编程机器人,相信编程对儿子来说也不是难事。

  “人工智能在未来会很普及,应该让他接触一下社会的发展趋势。”刘先生说。

  从现场编程机器人的受欢迎程度来看,刘先生似乎说出了多数家长的心声。展商无需赘述编程对孩子发展的意义,只要摆出自己的产品,就会被一波波涌来的青少年和家长迅速围住。

  记者注意到,为了对接孩子、家长、学校和培训机构的需求,不少相关企业都在积极开发“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的教育方案,而各家供应商的理念和特色各有不同。

  以阳阳小朋友选择的某型号编程机器人为例,拼插好机器人组件和电机后,即可进行简易的编程学习,其编程方法包括“动作记忆编程”和“图形化编程”两大类。

  据介绍,包括此类编程机器人在内的教学材料包已在全国数所少年宫和各地小学落地。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信息技术课老师郭祖云是使用者之一。他介绍,为与人工智能时代接轨,学校新建功能室,引入了一批工智能教学材料。“全校900多人,200多人都选了我的课。但由于条件有限,我们只招了35人”。

  当前在青少年中颇受追捧的手机游戏《我的世界:教育版》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可视化编程的方式培养计算思维。据了解,全球超过100多个国家的教师正在通过这款游戏推动课堂创新和协作。

  人们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各种可能性。材料包、实验室、跨学科教育研究实践平台、手机游戏或公益活动,各种教育方案琳琅满目。目前来看,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编程”已经成为各种方案的交叉点。

  “传统概念认为学编程今后就是做码农,其实不然。未来的世界将是数字化的世界,会写代码可能就会像今天我们写文章、学语言一样自然和必要。”一位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