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北京小学入学登记全面启动 家长彻夜边看球边排队

2018-06-17 23:48: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本周末全市各区小学入学登记全面启动

  幼升小家长彻夜边看球边排队

  资料图:排队的家长。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本周末,全市各区小学入学登记全面启动,根据北京市教委规定,6月16日、17日两天均为“幼升小”入学审核相关材料阶段。家长在为孩子办理入学登记时,需要根据学校要求,出示户口簿原件复印件、房产证、出生证明等有关资料。

  今年的入学登记正好撞上“世界杯”,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西城区育民小学门口看到,早晨7点30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些家长自带马扎和水杯,与往年相比,今年还多了一个手机支架。“我们哥几个头一晚吃完晚饭就过来了,一边看着世界杯一边排队。”张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年小区里的好几个孩子都要上小学,虽然学校离家不远,但还是不放心,排在前边,“早点审完资料心里早踏实”,正好晚上也有世界杯比赛,就和其他几位家长约好,在门口用手机看直播,同时准备了手机支架和充电宝。

  入学登记第一天,就有很多家长排队。北青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有些家长选择彻夜排队,是因为不了解学校的审核标准,如果自己交的材料不齐全,还可以留出时间去准备。有的家长担心不符合入学条件,一旦不能入学,得抓紧时间申请调剂。北青报记者在宣师一附小门口看到,排队的除了孩子的父母,还有几位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老人。原来,有些孩子的太爷爷、太奶奶也来到了现场。他们表示,在家里等着不如来现场第一时间了解入学情况。据了解,入学登记的流程一般分为初审资料、监护人填写登记表、复核材料、领家长通知等几个流程。登记先后顺序与录取顺序无关。

  西城区

  “学区派位”录取后无需再参加“片内登记”

  西城区“幼升小”政策今年变化比较大,首增“学区派位”入学方式,并且在“幼升小”的入学条件第二条和第三条中,多了一条“法定监护人在其他区无独立产权房”的限制条件。针对“学区派位”入学方式和“如果法定监护人在其他区有房,孩子户口挂靠‘四老’,是否有资格在西城上学”等问题,北青报记者昨日在现场进行了探访。

  在今年西城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中,“幼升小”首增“学区派位”入学方式,其中,西师附小、黄城根小学、西师附小展览路校区、育才学校、奋斗小学这5所优质小学,面向西城区8个学区进行“学区派位入学”。据了解,去年,西城区西师附小展览路校区、黄城根小学、育才学校这三所小学已经试点了“多校划片”,今年的“学区派位”是去年“多校划片”的延伸,在“学区派位”中,这5所学校会在相对应的学区内拿出一定名额供有资格的家庭申请。

  北青报记者在西城教育考试中心看到,5所学校“学区派位”的录取名单均已发布,最终共录取377人。西城教育考试中心规定,已被录取的适龄儿童不能再参加片区内登记入学或其他入学方式。所以,已被录取的儿童,不需要再参加这两天的“片区内登记入学”。但是,学区派位“落榜”的儿童还需继续完成这个程序。

  “由于户籍和实际住所地在学校招生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人数增加,而学校学位有限,可能出现无法满足所有适龄儿童入学需求的情况。依据西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办法,学校会根据家长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排序……”在三里河三小的大屏幕上有这样一条公告。已经完成登记的家长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孩子户口挂靠“四老”而不是爸妈这,孩子虽然也有机会入学,但在登记时可能会排到第二顺位,学校会根据孩子落户和居住年限考虑先后顺序。同样,北青报记者在宣师一附小现场了解到,家长所填的入学登记审核表上“审核情况”一栏会有相关的序号,一般序号开头为“1”,说明房子产权是父母的;开头为“2”,说明房子的产权是“四老”的。

  北青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西城多所小学不设“现场面试”环节,家长不需要带孩子到现场。据部分家长反映,在入学登记当天,学校不会在现场立即告诉家长录取结果,学校还需要将入学儿童有关信息、资料上报区里审核,在规定时间内将由市级平台发送录取短信给家长,家长接到通知后需要自行登录网址查询学校录取通知。同时,多所学校强调,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校登记的适龄儿童,学校不保留本校学位,相关信息登记后由学校将有关信息、资料上报区教委行政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学校负责办理登记入学手续,并通知法定监护人。

  根据西城教育考试中心规定,通过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审核的单位集体户籍适龄儿童、按本市户籍对待(工作居住证、父母一方、博士后子女、台胞子女、随军家属、华侨子女等)适龄儿童及通过街道办事处“五证”审核并取得就读批准书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将以全区派位方式入学,不需要到校登记。

  海淀区

  清华附小清河分校“跨片”招生

  多年的宣传已经让很多家长知道“入学登记的先后顺序与录取顺序无关”。昨天上午9点,北青报记者来到刚刚更名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原清河一小)时,并没有见到预想中的排长队现象。

  第一批登记完的家长和孩子正走出校园,还有家长正在陆续赶来。“前期多收集信息,材料准备齐全,没什么可急的。”一位刚带着孩子完成登记的高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学校更名)当然是大利好!学校进入清华附小这个舰队了,对未来发展肯定有好处。听说清华附小特别重视阅读,入学前这个暑假我打算让儿子开始看一些简单的书。”

  清华附小清河分校的片区与海淀实验二小的片区毗邻,前几天,后者的片区里贴出通知,表示“结合清河学区2018年适龄儿童信息采集情况和学校学位实际情况,清华附小清河分校面向海淀实验二小服务片区招收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监护人可自愿申请进行意向登记。”昨天,北青报记者就遇到一位“跨片”登记的家长。她告诉北青报记者:“我家房子在海淀实验二小橡树校区的片区内,不过我们是非京籍,虽然材料齐全,但学校表示顺位比较靠后,可能录不到橡树校区,现在清河一小变成清华附小分校了,我觉得也是很好的选择。”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部分海淀区的小学在办理入学登记时要对孩子进行简单问答。在海淀实验二小橡树校区,孩子大多不知道什么叫问答,他们向北青报记者转述的也不尽相同。除了名字和年龄,常问的问题有:家住哪里、家庭成员都有谁;喜欢玩什么;喜欢看什么书或动画片;用英语说出老师衣服的颜色,等等。永泰小学的问题则包括父母的姓名、电话及自己的姓名拼音,还当场让几个小朋友分组做游戏。(记者 刘婧 雷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