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广东:带DNA条码的电子出生证来了

2018-06-11 23:38:54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6月5日,广东第一张《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被签发,全程采用人脸识别认证,在省内通用。

  6月9日,加载DNA条码电子《出生医学证明》原型系统研发应用华南示范扩展项目正式在穗启动。

  广州最快可在今年发出第一张加载DNA条码的电子出生证,加载DNA后的电子出生证,将在打拐、失联、破案、司法程序身份认证、医学配型应用、亲权鉴定等方面实现精准应用。

 

  6月9日,加载DNA条码电子《出生医学证明》原型系统研发应用华南示范扩展项目正式在穗启动,项目由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中国人口学会出生人口与儿童专业委员会主导。加载DNA后的真正电子出生证,将在打拐、失联、破案、司法程序身份认证、医学配型应用、亲权鉴定等方面实现精准应用。

  出生证电子证照省内通用

  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中国人口学会出生人口与儿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樊延军介绍,从1996年使用国家统一印制下发的《出生医学证明》以来,已更新使用过五个版本,目前正在使用的是自2014年1月1日起启用的第五版本。1996~2017年,全国出生证印制总数达3.24亿套。

  出生证只有具人民币印制资质的企业才能印刷,但纸质证件加上信息有限,还是给相关机构鉴别真伪带来了一些困难。

  “纸质出生证的不足,早就引起了重视。”樊延军说,从2012年开始,我国就对电子出生证的制发模式进行了研究。今年6月5日,广东省第一张省内通用的《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签发。

  “是《出生医学证明》的电子证照,而非电子《医学出生证明》,使它只能在省内通用。”樊延军说,电子证照申领中,全程进行人脸识别身份认证,但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唯一的排他性防伪。

  樊延军表示,还得搞电子出生证,即通过国家数据中心进行防伪唯一编码,相关机构直接打印签发,同时电子传送包含二维码防伪标识的出生证。据介绍,这一电子出生证的原型系统已在辽宁抚顺、湖北武汉试行。

  出生证拟“加料”绑DNA条码

  据樊延军介绍,更重要的一项《出生医学证明》示范项目,是在出生证上“加料”绑定DNA条码。

  所谓“加料”,就是在新生儿出生时采集血型、DNA等,采用DNA检测技术,将每名新生儿独一无二的遗传信息转换为基因身份编码,作为生物标识,绑定标注在出生医学证明上。这样一来,如果新生儿或儿童被偷盗、被拐卖、丢失、失联等,单纯的电子《出生医学证明》无法避免资料造假后重新申领,但DNA“加料”后就可以避免。

  这其实是从基因身份证上获得的“灵感”。樊延军介绍,2000年,我国第一张基因型身份证明面世,2001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基因诊断中心制作了全国第二张基因身份证,首次加载了多达18个STR基因座DNA。“如今,能提取STR基因座位点已经超过40个,技术上完全可支撑出生证加载DNA。”樊延军说。

  6月9日,加载DNA条码的电子《出生医学证明》原型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华南示范扩展项目正式启动,广东省精准医学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签署了项目任务书,将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启动新生儿采集DNA研究与应用。华南8家医疗卫生机构、7家司法鉴定机构、8家基因检测研发企业参加了启动会。

  这也意味着,华南共有1000例新生儿纳入这一由国家卫健委科技研究所、国家疾控妇幼保健中心等主导的项目,最快于今年内,广州等地可发出第一张加载DNA条码的电子出生证。

  解疑答惑

  可助打拐破案 也能医学应用

  问:这1000例具体操作流程如何?

  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樊延军:推荐在接生时或新生儿留院期间以及做新生儿筛查时,由产房助产士或病区护士,为新生儿采集2滴足跟血;将血样保存在血卡上,自然风干后,统一由冷链运输到指定的DNA鉴定机构;DNA鉴定机构按操作标准提取血样中的DNA信息,加密后存放在《出生医学证明》DNA信息库或者电子出生证明信息库;通过《出生医学证明》编号将DNA信息与《出生医学证明》相关联,并加载于电子《出生医学证明》。

  问:这样的DNA采集、检测、使用,是否会泄露基因隐私?

  广东省精准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孙炳刚:新生儿DNA特异性STR检测,只是选取能够表现基因位点的个体特征,并不能说明与个体与功能有关(如健康状况、疾病)的基因信息,所以不存在泄露基因隐私的问题。

  此外,示范项目所采集的新生儿信息、STR检测信息、生物样本(血样),都将按总项目的要求,保存在项目组指定的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库和国家统一的数据平台,以确保安全,并为将来与其他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打下基础。

  问:电子+DNA出生证到底有什么用?

  樊延军、孙炳刚:加载DNA后的真正电子出生证,使得人与“人生第一证”真正实现人证合一,可以防抱错新生儿,也能防走失孩子,防人口拐卖;可用于司法程序中的身份认证,比如在遭遇意外事故、失散、财产继承等情况中,发挥个体识别、身份认证作用;也可进行医学应用,比如试管婴儿、骨髓配型、器官移植、家族性遗传病研究等;可用于亲权鉴定,即血缘族谱的寻找和确认。此外,还可为社会综合管理提供精准人口信息,为建设国家诚信系统提供人证合一的人口信息源。

  比如在打拐领域,如果新生儿出生证是加载DNA的电子证,那一旦发现疑似被拐儿,马上做个STR检测,与全国数据库匹配,就可迅速查到儿童的出生信息,找到家人。

  目前DNA特异性STR检测费用约1000元/例,项目方期望能降到200元/例。今年千例检测研发后,明年将推动地方双轨试用政府落地,并将技术从新生儿扩大至青少年人群。(记者 何雪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