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打造十万人才下海南“互联网”版

2018-04-13 22:51:0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海口4月13日电  题:打造十万人才下海南“互联网”版

  新华社记者王存福

  “海南环境优美,海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铁路公路交通发达,这么多优势条件叠加,有利于北斗应用的推广普及,完全可以成为北斗产业链企业的聚集地。”这是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北斗导航之父孙家栋院士近期在北斗产业落地海南对接会议上表露的心声,作为北斗产业落地海南的提议者,孙家栋在当日的对接会上关注度极高。

  作为海南引进的高端人才,孙家栋院士去年底入驻海南陵水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专家楼。与他一起参会的中科院院士沈荣骏也一并被刚刚成立的陵水北斗导航遥感应用研究院长期聘请为技术顾问。

  海南建省办特区之初,形成了“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壮观景象。如今,伴随着海南互联网产业的崛起,数万互联网人才正在涌入海南岛,进入各大园区、机构。

  在清水湾创业园区一隅,电磁场与微波专业出身的丁云波正在园区内埋头进行数据分析。他所供职的宏晟同祥(海南)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园区的企业,专注于物联网等相关技术领域研发,作为公司的技术总监,丁云波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设计尤为在行。

  “工作环境空气清新,对家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利,更重要的是,这种闲适的工作环境更利于激发研发灵感,让设计变得更纯粹。”丁云波说,海南在互联网软件开发方面起步较晚,但市场前景更大,公司在园区内具有先行优势,为员工个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省会海口,各路人才涌入进行创业的氛围不减。吴冰是复兴城互联网创新创业园区内2000多名创业人才中的一员,如今是时云医疗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的创始人、CEO,从事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工作。2016年,吴冰带领时云落地海口,致力于海南省健康事业的发展,与海口市多家大型医院、社区医院合作,以推动“健康海南”建设。

  自2015年12月16日开园以来,复兴城创新创业园汇聚了以阿里云创客、光谷创业咖啡、微软创新中心、车库咖啡为代表的8家国内知名众创空间,以酷秀等为代表的5家海南本土互联网引领型企业,以超级船东、一号师傅等为代表的70家海南互联网创新创业初创型企业;同时,构建了集创业咖啡、孵化器、加速器、创投基金、公共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了独特的热带滨海创新创业社区文化,成为非常集中的众创空间聚集区,吸引了大批返乡青年创客和国内外互联网人才。目前已经有200多家企业入驻,入驻员工近3000名。

  在海南西北部的澄迈县,其重点培育的海南生态软件园截至去年底,已吸纳2481家企业入园,其中腾讯、华为、百度等龙头企业先后选择落地园区。

  海南生态软件园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淳至认为,微城市空间的打造和“多规合一”的具体落地是吸引企业入驻、人才落地的关键。

  “园区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微城市空间,即15分钟生活圈。”杨淳至说,15分钟内员工可以从公寓到达办公楼、幼儿园、商业街、美食店、公园等多个功能区,既有利于健康,又节省了大量时间。

  自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对人才引进和培育高度重视。随着海南十二个重点产业的提出,互联网产业异军突起,在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大量人才的涌入。

  “营收过亿的企业有43家,企业有6000多家,吸引了约6万左右的人才就业。”海南省工信厅副厅长陈万馨表示,2015年以来,海南互联网产业一直保持25%以上增长,实现从2015年到2017年三年翻一番,成为全省12个重点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

  海南省还出台了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互联网人才落地海南可获得的社保、租房、购房补贴及免费办公用房等规定,鼓励互联网人才共同把海南互联网产业这片“新土”开发成“热土”。

  三十而立。当年十万人才下海南时的“人才墙”,如今已经变成照片封存在档案馆、资料室,但全新的海南特区,“巢”已筑好,只等“凤”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