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广州“女性车厢”挤满男性? 有无引导情况大不同

2018-03-10 15:00:54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6月28日起,广州地铁在一号线试点女性车厢,在工作日的7:30至9:30、17:00至19:00客流量高峰时段设置一节车厢为女性车厢。中新社记者 柯小军 摄

  广州“女性车厢”挤满男性?看看女性乘客怎么说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泠汐李业珅)前几天,广州的“女性车厢”又引来了一波关注度。

  近日有网友表示,广州地铁的“女性车厢”,在早晚高峰时段都是男乘客,女性挤不进,车厢却爆满。该消息迅速引爆舆论热点,引来不少网友的围观和讨论。

  自2017年6月28日起,广州地铁公司在一号线上设置了一节“女性车厢”,在工作日的7时30分至9时30分、17时30分至19时30分两个高峰时段,倡导乘客将该车厢专门提供给女性使用。

  推行一段时间以来,“女性车厢”既引来称赞,也受到不少批评。

  如今“女性车厢”已推广近九个月,实际使用体验到底是怎样的?是否真如一些网友所说是“形同虚设”?3月8日,记者来到地铁一号线,亲身体验了一番。

  妇女节早高峰,“女性车厢”大多是女乘客

  上午8时,记者来到杨箕地铁站,这里是广州1号线和5号线的中转站。正值上班高峰,大量客流涌入站内。

  从扶梯上下来,在女性车厢的站台前,记者看到有两名志愿者手举纸牌站立在两侧,纸牌上清晰写有“女性车厢”的提示语。

  “这里是女性车厢,请您到旁边车厢上车。”志愿者拦住了一名想要往“女性车厢”走的男性乘客,对方点头后便走到旁边车厢等待。

  经过志愿者的引导,杨箕站内前往“女性车厢”前等车的男乘客几乎“消失”。记者看到,在“女性车厢”站台前等车的几乎全是女性,排队长度比其他站台前少一半左右。

  记者观察前往西朗和广州东两个方向的地铁,发现“女性车厢”内也大多是女乘客,仅有的几名男乘客显得形单影只。

  记者随后兵分两路,乘上一号线两个方向的地铁,经过粗略统计,女性车厢内男乘客同女乘客之间的比例保持在1:5左右。

  排队人少了,车厢不挤了,不少女乘客都专门跑来坐“女性车厢”。乘客陈小姐告诉我们,她发现今天这边排队的数量比平时都少很多,因此特意从远处走过来。“可能是到了妇女节,男士们都多了个心眼。”陈小姐说。

  有引导和没引导情况大不同

  广州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站内设置的志愿者都是内部员工或实习学员。志愿者上岗前,对着装、引导口径、文明用语、服务行为等标准进行实操培训,确保每一位女性车厢引导人员在岗位上能为乘客提供优质标准的服务。

  记者注意到,有志愿者的引导之后,不少男乘客确实更加“自觉”了。在农讲所站,不时有男乘客远远看到有志愿者在“女性车厢”前引导,就转身前往其他站台。

  不过,也有人在志愿者引导后拒绝离开。在广州东站,一名老伯因被志愿者提醒而感到十分不满,连称“晒气(没意义)”。另一名赶着上班的男乘客快步走向“女性车厢”,被志愿者阻拦后连称“没时间”。

  上午9时,高峰期过去,在公园前站值守的志愿者也离开了现场。记者注意到,几分钟后在“女性车厢”前等车的男乘客就明显变多了。此时离规定的“女性车厢”结束时间尚有半个小时。

  随后记者前往下一站农讲所站,此处仍然有志愿者引导,“女性车厢”前等车的仍大多是女性。

  “我之前不知道有女性车厢一说,也没注意到标识。”一名走进“女性车厢”的男乘客告诉记者。他表示自己很少来乘一号线,“女性车厢”在站台门前地面上、屏蔽门玻璃墙上的粉色标识,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广告。

  “有志愿者引导很重要,毕竟是在上班高峰期,人又那么多,如果没有注意到标识,根本不知道那里是女性车厢。”乘客王小姐建议,如果志愿者无法每天上前引导乘客,也至少应在女性车厢前设置固定标志牌。

  “女性车厢”女性挤得进,但概念仍需推广

  对于“女性车厢”在规定时段内有不少男乘客进入的行为,有乘客认为,毕竟是在上班通勤高峰期,男性进入“女性车厢”是可以理解的。“10个乘客中,大概会有四五个男性。因为女性车厢没那么拥挤,所以赶着上班的人都会进入到女性车厢。”该乘客说。

  “不必用有色眼镜看人,看到男性进女性车厢就批评。”乘客姚女士认为,车厢里女性多于男性,就已经达到了设立“女性车厢”的目的。

  也有乘客表示,要改变“女性车厢”男乘客多的状况,不止要靠乘客自律,地铁公司也应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对部分设置做一些调整。

  乘客黄女士认为,由于“女性车厢”的位置过于接近一些地铁站的扶梯口,反而使不少男性没有看标识就径直走入。“这个设置可能是基于方便女性的目的,但我觉得适得其反。”黄女士说。

  也有乘客表示,关于女性车厢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不能松懈。不少人反映,女性车厢的标识不显眼,导致很多乘客没留意或者不在意,地铁公司需要持续通过广播、标识、志愿者引导等方式,培养乘客的出行习惯。

  在采访中,大部分乘客对设置女性车厢还是持支持态度的。“在拥挤或天气炎热的时候,能够将更多空间提供给女性,是一件非常贴心的事。”一名乘客说。

  就此情况,广州地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对现场运作进行评估,合理设置现场引导和宣传指引方式,并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广泛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广州地铁希望,能够通过设置女性车厢,不断弘扬“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文明理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