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广州餐厅机器人服务员被炒鱿鱼 老板:效率低

2016-04-04 13:52:37 信息来源:工人日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餐饮机器人

 

餐饮机器人

原标题:广州餐厅机器人服务员被“炒鱿鱼”老板:效率低

艾森网消息:从扫地机器人、无人工厂,到前段时间“阿尔法狗”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人工智能可谓攒足了人气。机器人在给未来生活带来无限想象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机器换人”的担忧。然而,这样的担忧来得过早了。近日,记者梳理广州大众餐饮机器人使用情况发现,曾经“聘用”机器人服务员的几家餐厅,已有两家关门歇业。剩下一家虽仍在营业,但机器人服务员却被老板“炒了鱿鱼”。

《工人日报》报道,在广州合味来机器人连锁餐厅,记者已看不到机器人的踪影。去年,这家餐厅凭借机器人服务员吸引了众多市民“尝鲜”就餐。如今店员介绍说:“机器人不能端汤水太多的食物,还不时发生故障,老板就没再用了。”据了解,机器人只能沿着固定线路送餐,加上餐厅人员走动大,机器人不懂得躲闪,上菜容易洒落打翻,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此外,机器人的服务水平也十分有限。体验过机器人上餐服务的王小姐说:“服务的内容有点少,既不能点餐加水,点的餐还要自己端下来。”王小姐表示,机器人的服务更多是机械性的,“人性”还不够。

实际上,聘用机器人的餐厅并未对机器人的服务水准抱太大希望。“最初引入机器人服务员主要是考虑为餐厅聚集人气。”广州小笼王机器人餐厅的经理向记者表示,机器人能够吸引顾客,但并不节省人工。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餐企使用机器人也并非出于主动选择。在广州白云区一家已歇业的机器人火锅店,负责人梁小姐抱怨称:“餐饮业人员流动一直很大,年初刚招的6个服务员,年后却只回来了1个。”聘请机器人做服务员,只是应对“用工荒”的无奈之举。

尽管机器人服务员接连被“炒鱿鱼”,但专家表示,“聘用”机器人服务员,并不意味着机器可以取代人;机器人被“炒鱿鱼”,也不能说明机器人效率低下。除了目前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机器人发展及应用的更大问题在于对人与机器人关系的误解。

还有专家表示,机器人的发展应用需要分行业而论,机器人被“炒鱿鱼”是因为它并不适合从事服务业。“在制造业,未来机器人将增多,人工将会有所减少。而在智力服务领域,人工投入将相应增加。”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章云解释称,由于制造业领域存在许多重复性工作,可用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而在服务业领域,人际沟通交流较多,这是机器人做不到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