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杭州新规:行人在公共场所随地解手被罚50元

2016-03-13 13:50:43 信息来源:现代金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原标题:杭州新规:行人在公共场所随地解手被罚50元

艾森网消息:针对公共场所乱扔垃圾、随地便溺等这些不文明行为,我们在反思和声讨时往往只处在道德层面,而没有相应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而在杭州,这样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据了解,《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从今年3月1日起施行,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在公共场所抽烟不听劝阻等等行为,违者都将受到处罚。

《现代金报》报道,如今,《条例》施行已经有近两个星期的时间了,大家都知道这部条例了吗?它的施行效果又如何,杭州是否因此变得更美丽了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了解。

不去公厕而在墙边小解

贪方便的行人被罚了50元

3月1日,是《条例》施行的第一天,当天下午2点多,杭州下城区城管局长庆中队的副中队长金春耀,正在凤起路与西健康路口巡查,当他路过杭州中国丝绸城南门口附近时,发现有个人躲在墙角四处张望。金队长走近一看,这人竟然在当街小便,随后他上前说:“先生,你在公共区域随地便溺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三十七条第六项,请你出示身份证,配合我们的工作。”

据了解,当事人龚某是杭州本地人,在城北做搬运工作。金队长表示,中国丝绸城是杭州重要的窗口之一,人流汇聚,外宾众多,对有损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会从重处罚。“其实,公厕距离这条路只有50米路,再急也应该能忍住,这是个人习惯问题。” 按照规定,执法队员上前制止和教育,城管部门对随地吐痰、便溺,或者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等废弃物的行为,有责令改正的权力,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可以进行处罚。

最后,长庆中队开出了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这也是《条例》施行后,杭州主城区范围内开出的第一张罚单。“处罚不是主要目的,我们要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呼吁市民做一个文明的杭州人。至少三急也不能随地便溺,破坏杭州的市容环境。”金队长说道。

杭州火车东站开水房吞云吐雾

旅客被劝后熄灭烟头

杭州火车东站是进出杭城的重要门户,里面候车室内都是禁烟的,并且不设吸烟室。按照《条例》规定,大家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有关禁止吸烟的规定,不在封闭、半封闭或者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吸烟,那么杭州东站的情况怎么样呢?

一进入火车东站的候车大厅,车站广播就不断提醒各位旅客车站内禁止吸烟,大厅各处也都张贴着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在近两年“公共场所禁烟”的环境改变下,已经很少会有旅客在候车大厅里抽烟了,可惜的是,东站里还是存在部分“死角”。在25号进站口边的开水房,进去打水的一名妈妈皱起了眉头:“好浓的烟味,谁在抽烟!”原来,在“禁止吸烟”的标志下,三位男性旅客正围着一个垃圾桶吞云吐雾,房间里烟雾弥漫,很是呛人。

“知道禁止吸烟,但是熬不住,上了车就不吸了。”其中一位抽烟的旅客姓张,是从外地来杭州出差的,对于新出台的《条例》,他称自己并不知情。最终,在车站工作人员的劝诫教育下,张先生赶紧熄灭了手中的半支香烟。

据火车东站工作人员介绍,经常会有“老烟民”躲在厕所、水房里偷偷吸烟。根据《条例》,对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不听劝阻吸烟的行为,也可以进行处罚,车站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一般是先劝诫教育,对拒不听从的旅客,再通知铁路公安进行处罚。

过半杭州市民知道文明条例

但大多不了解具体规定

像上文里张先生那样来杭州出差的外地人,不清楚《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或许还情有可原,那杭州本地市民对这一文明条例又了解多少呢?为此,记者专门做了一项小调查,随机找了20名在杭州工作生活的市民进行询问,结果显示,有6个人表示“完全没有听说过文明条例”或者“对文明条例不清楚”,有12人称自己“听说过文明条例,但并不知道详情”,只有2人表示了解文明条例的相关情况,并且能说出五条以上的规定内容来。

不难看出,有一半多的受访者都知道杭州出台了文明条例,可是对哪些文明行为的细节作了规范,多数人还是不够清楚。“文明条例啊?好像有这么一回事,是不是那个随地吐痰除了罚款外,还要计入诚信体系的那个?”市民高小姐对记者反问道。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人对《条例》印象仍停留在“不随地大小便、吐痰、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抽烟”、“违反被抓了要罚款”等几个方面,像高小姐这样知道要计入信用记录的人也只有个别。相对而言,“开展广场舞、露天演唱等活动,噪声值不超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人行横道前礼让行人”、“赡养人应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等规定,大家知道的就更少了。

尽管对《条例》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但受访者们对文明条例施行的态度却都很一致,纷纷表示赞同和支持。市民何先生告诉记者:“文明生活我们说了很多年了,可还是有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出现,现在有出台这样法律法规来管理,肯定是好事啊,比如你说的扶了跌倒老人发生纠纷,去扶的人可以不用自己证明清白的规定,就很接地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