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荒岗地长出“脱贫红薯”走上国际餐桌

2019-12-25 01:05: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合肥12月24日电  题:荒岗地长出“脱贫红薯”走上国际餐桌——安徽霍邱花墙村产业扶贫记

  新华社记者徐海涛

  薯片、红薯仔、拔丝红薯、日式红薯饭……68岁的汪金龙从来没想过,他家那几亩“十年九旱”的荒岗地能种“高级红薯”,还能走出国门,出现在日本、韩国的大众餐桌。更没有想到,自己年过六旬、身体不好,家庭收入还能翻几番,甩掉了多年的贫困户帽子。

  而这些变化,要从三年前说起。

  花墙村的贫困看上去似乎理所当然。这个村地处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冯瓴乡最北端的江淮分水岭上,岗坡起伏,难留住水,传统上种小麦、玉米、水稻,但“十年九旱,一旱就绝收”。又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到县城近百里地,农产品难进难出。成本高、产出低,很多土地常年撂荒。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安徽国贸集团是霍邱县的脱贫帮扶单位,2016年,他们与当地共同设立了霍邱安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怎么扶?“我们多次调研认为,花墙村的荒岗地比较适合种红薯。”安徽国贸集团旗下的安粮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龙介绍,优质红薯品种耐旱,不易生虫,还可以尝试利用公司的业务渠道出口,获取比较高的经济效益。

  安粮公司在花墙村及周边流转了150户农户的600多亩土地,其中包括汪金龙等18户贫困户。他们先是对这些荒岗“闲地”进行深耕翻犁、松散土壤,然后引进适合出口的日本红薯品种试种,优先吸收贫困户劳动力前来务工。

  不仅有安粮,这几年来自各级政府和社会多方的扶贫之手,让花墙村迅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2017年,村里通了自来水;2018年,修通了多条村组道路;2019年,打了几十口深水井,修水渠2.4公里……

  “这么多人来帮扶,我们自己也得认真干!”汪金龙说,老伴经常早出晚归去红薯田里帮助拔草、插秧,他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就在家养些鸡、鸭、小龙虾。

  在大家的精心培育下,花墙村引进的红薯品种的个头、水分、农残等指标均达到了出口标准。2018年,第一次就收获690吨,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做成薯片、拔丝红薯等多种食品,通过超市、餐厅进入千家万户。

  一亩地每年流转收入500元,一个劳动力一年务工收入4000多元……去年,汪金龙家依靠红薯增收6000多元。加上其他收入,他与老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比过去翻了几番,实现脱贫。

  今年秋天,花墙村遇到了罕见的“伏秋旱”,但新打的几十口深水井发挥了重要的抗旱作用。村里的红薯收成虽受影响,产量相比去年仍略有提升,销售收入则增长了15%。

  “实践证明,在花墙种红薯是因地制宜,不仅带动农户稳定增收,还避免了土地抛荒浪费。”花墙村党支部书记武江介绍,如今的花墙村,已经从一个贫困发生率达15.6%的省级贫困村,顺利脱贫出列。

  “群众有干劲,创富有门路!”冯瓴乡党委书记方国栋说,目前全乡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以下。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水泥路已从“村村通”到“组组通”,未来有望“户户通”。

  昔日荒岗今换新颜。高龙说,在红薯产业的基础上,他们公司下一步准备在花墙村引入更高附加值的中草药种植产业,并推动霍邱县的虾仁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在当地发掘出更多的脱贫致富“产业活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