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让老年消费开心又放心

2019-12-07 17:22:2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日,十几位爱好冰球运动的老人在松花江冰面上切磋球技。
  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有效激发老年消费需求,不仅给商家带来机遇,更能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老年消费市场有哪些新动向新趋势?做大做强做优“银发经济”应从何处发力?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编 者

  

  老年群体逐渐在我国形成消费新势力。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14—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增长到33%左右,中国或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消费潜力十足,市场空间广阔

  “海南三亚,碧海蓝天!”这几天,北京六旬老人刘云安在朋友圈里晒起了退休生活,照片里他头戴草帽,穿一件印花短袖,留下一个灿烂笑脸。这条微信不仅收获上百点赞,还引来不少年轻人羡慕:我在北方的寒风里瑟瑟发抖,您却在南方过夏天,真自在!

  “我热爱摄影,趁着身体好,一有时间就出去走走。”退休3年,老刘扛着“长枪短炮”,背着三脚架,飞过美国西海岸,也在南半球的新西兰留下足迹。“人老心不老,世界那么大,咱也去看看。”

  一些老年人花钱过起“追着风景走”的候鸟式生活,另一些老年人则乐得在家门口购买高品质养老服务。

  搬进上海市虹口区彩虹湾老年福利院前,耄耋之年的章显训已看过多家养老机构,最终选择这里,是看中了优越的设备和多样的服务。“饭菜每天不重样,还有条老上海风情街,平时健身、看电影、跳广场舞样样都有。”章显训告诉记者,他在这里的护理等级是五级,每月吃住加护理费为5000元。“服务很周到,住着很幸福。”

  追求高品质的晚年生活,老刘和老章并非特例。环顾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老有所学”,在不少城市,老年大学人气火爆甚至“一座难求”;更多老人活跃于各大网购平台,开启“双11”第二波购物高峰;不仅消费需求强,赚钱也有一套,很多老人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储蓄,而是念起了“理财经”,提高即期生活质量……凡此种种,都刷新了人们对于以往老年消费“在支出上选择节俭,在价格上追求低廉”的固有认知。

  中国老龄协会今年发布的《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显示,随着老年人收入提高,消费理念更新,特别是对生活、生命的认知重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消费行为上日趋年轻化,对晚年生活的品质性、享受性要求不断提高,在娱乐文化、健康养老等方面支出持续增长。据测算,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3.79万亿元,可见老年消费市场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当前我国老年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信息化两大趋势。从消费内容看,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基本生活需要,而是追求多层次的健康服务和精神文化需求;从消费方式看,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更加切合信息社会的发展,网上消费、电子支付越来越多。”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认为,由于财富积累、受教育程度更高、社会环境更优越、产品供给更丰富,老年人有着更强的消费意愿和品质要求,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消费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老年消费市场供给依然存在短板

  记者调查发现,与日益旺盛的老年消费需求相比,老年消费市场供给依然存在一些短板。

  一方面,市场缺乏细分,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章显训这位高龄老人眼里,当前老年消费市场的“硬条件”挺不错,但“软环境”还有待加强。“比如专业养老护理员数量太少,能够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养老机构就更少见。”

  《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尚处于初创阶段,针对老年人实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从老龄产品来看,据统计,目前全球老年用品有6万多种,其中日本有4万多种,而我国仅有2000多种。在健康服务方面,一份来自金砖国家的报告显示,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健康服务业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分别为3.5%、3.5%、1.2%、1.7%。

  “目前我国老年消费产品和服务比较单一,没有充分体现老年人需求的特点,难以满足老年群体的实际需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主任邢伟说。

  另一方面,随着老年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老年消费“陷阱”日益增多。

  去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民韩老先生在一家按摩院进行免费按摩体验,在按摩师的推销下,购买了5660元的按摩剂。“使用后,原本失眠的症状更严重了。”

  老年人养生保健需求大,一些机构往往打着“免费体验”的旗号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据中消协统计,养老服务、老年养生保健等针对老年消费者的特有服务成为新的投诉热点。此外,旅游服务漠视老年消费者体质差异、针对老年人预付式消费周期长、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推销所谓收藏品等现象多发。老年人消费权益得不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意愿。

  老年市场供给短板为何这么多?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认为,我国老龄产业发展较晚,整体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目前许多从事老年产业的企业是从房地产、家政、医疗等行业转型而来,缺乏设计老年产品、提供老年服务的专业经验,直接从国外照搬的服务和经营模式“水土不服”,还需要有一个探索和试错的过程。

  此外,培育“银发市场”的社会环境尚未真正形成。比如,一些老年人在物质消费方面往往“凑合凑合算了”,不要求有专属服务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供给单一”,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老年市场的不断完善,类似问题将逐渐得到改善。

  增加供给,严格监管,更加重视老年人消费需求

  吴玉韶介绍,2013年我国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被业界称为“养老产业元年”,此后相关政策频出。目前国家层面助推老年市场发展的政策文件已达百余个,在促进养老服务加快优质供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过,充分释放老年市场消费潜力,还需在供需两端一起发力,把工作做细做实。

  ——完善市场供给,解决老年产品和服务不够好、不够多等问题。

  “推进老龄产业健康发展,需要科学研判,什么阶段应该重点发展哪些行业,出台哪些政策,解决哪些问题,要有统领性的规划指导。”王莉莉说,日前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按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管长远的制度框架。“要加强政策的可执行性,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当下老年消费的难点、痛点、堵点,按时间节点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使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严格市场监管,解决老年消费陷阱问题。

  生活中,部分老年人因为受教育不足、知识更新不及时、网络常识不够等原因,消费时容易上当受骗。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等机构2018年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67.3%的中老年人表示在互联网上当受骗或疑似被骗过,其中受骗信息类型最多的是来自免费红包、赠送流量、优惠打折团购商品等。

  “对此,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帮助老年人提高辨别能力。公安部曾发布《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应通过基层社区、媒体、广告等渠道做好宣传告知。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要用好征信手段,整治老年消费环境。对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老年人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同时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发挥专业协会的监督力量。”王莉莉说。

  ——动员社会各方,更加重视老年消费需求。

  邢伟认为,老年消费有很强的针对性,开发产品和服务必须深入研究老年人需求特点。要认识到这不仅是老年人的事,“老年消费满足得好,才能带来更大程度的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企业要从老年人需求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各项政策,找准市场定位,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提供更多性价适宜、安全可靠的高质量产品与服务。老年人家庭子女也要顺应发展趋势,以改善和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沟通交流,努力发现并满足老人的需求。”邢伟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