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标准”让建筑更“绿”

2019-12-04 18:47:0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湖北荆州园博园建筑形体与公共场地、绿地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大地景观艺术。

  王 欣摄(人民视觉)

内蒙古鄂尔多斯响沙湾莲花度假酒店是不用砖、瓦、沙、石、水泥、钢筋而建成的绿色建筑。

  据百度

河北高碑店住宅体验中心的被动房。

  魏贺东摄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一角。

  胡庆明摄(人民视觉)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白墙黑瓦的传统南方建筑风格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据百度

太阳能取暖、新型保温墙体、循环利用资源减排系统……如今,秉承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绿色建筑”正在全国普及。这些建筑看似与普通建筑无二,但其功效却迥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同时又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今年发布的新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重新定义,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更加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保护自然的同时,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⒈从启蒙走向快速发展

绿色建筑,即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上世纪90年代,“绿色建筑”概念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经过20余年的发展,推行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全球共识。

中国是建筑大国,但高耗能建筑占比高,建筑耗能约占全社会耗能的40%,亟须在全社会推广绿色建筑。从国家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布至今,中国绿色建筑经过十多年探索,从启蒙阶段走向快速发展阶段,表现为建筑节能标准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全面展开;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力度加强;节能改造在重点城市及学校、医院等领域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到明年,中国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要超过60%;逐步实现东部地区省级行政区域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及重点城市、西部地区省会城市新建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逐步将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

今年8月1日起,新版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新国标”将原有的七大指标体系重新梳理为更易操作的五大指标体系,同时,在高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中,提出更高的性能要求。经过此次修订,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除了少数几个省区市,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出台了自己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据业内人士介绍,超过80%的省份要求强制性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各地都给予了各种各样的激励政策,包括财政奖励、贷款利率优惠、城镇配套费返还等。

⒉强化资源节约

中国建筑能耗已超过工业能耗,“新国标”更加强调资源节约,将旧标准中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合并进“资源节约”指标。

各地都在积极落实减能降耗的新标准。青岛对于具有示范作用的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予以资金扶持;北京市要求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江苏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向绿色建筑示范县市区倾斜;吉林省建立了绿色建筑能耗数据库……

新技术在节约资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冬季的北方,如果没有取暖设备,室内将感觉非常寒冷,“被动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奥润顺达集团总工程师魏贺东向笔者介绍:“被动房是一种全新节能建筑概念,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能够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耗总和,并通过地面、墙体、门窗的保温隔热、新风系统以及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室内四季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干净度和安静度都达到一致。”

平度市人民医院的综合门诊楼是青岛市首家绿色医院。据报道,它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供暖或者制冷,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医院供应生活热水。为了降低建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医院实行了高效自保温墙体、采光顶、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及雨水回收利用等做法。

⒊提高人性化设计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室内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与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合并进“健康舒适”指标,形成了更加强调人居感受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指标体系。

同时,人文关怀在“新国标”中多次体现。比如,在“生活便利”中强调“建筑室内公共区域的墙、柱等处的阳角均为圆角,并设有安全抓杆或扶手”“设有可容纳担架的无障碍电梯”的要求,还增设了“利用场地或景观形成可降低坠物风险的缓冲区、隔离带”的评分项。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中国重大标志性工程,从全程绿色管控和全要素绿色提质两大方面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为全球绿色机场业的发展提供了“风向标”。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兴机场作为全世界屈指可数的超大型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可再生能源总量占机场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12%左右,是目前全国运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最高的机场,因此也被誉为“绿色新国门”。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振伟介绍说:“按照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最高要求进行设计,通过综合采用各类创新型举措,大兴机场航站楼是国内单体体量最大的绿色建筑三星级项目,同时也是全国首个通过节能建筑三A级评审的项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