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滦平 决战脱贫奔向幸福

2019-11-19 18:23:0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敲竹板,响连天,村容村貌换新颜。家家通上水泥路,河西架起桥两座。扶贫到我家,送来政策和温暖……”河北省滦平县于营村的村委会,贴着这样一封感谢信。字迹虽然歪歪扭扭,却依然能够感受到笔墨间满满的欣喜与感激。

塞外山城、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如何盘活现有资源推进脱贫攻坚,确保按期脱贫,是摆在滦平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滦平县不断强化队伍建设、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找到了决战脱贫、全面发展的新路子。今年5月该县顺利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078%。

精准帮扶,队伍强起来

在滦平县,像吕晓勋这样扎根在基层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李铁刚2017年从河北省滦平县政府办来到碾子沟村担任第一书记,刚开始,自己闷头跑来的项目总是在村里落不了地,老百姓对项目不感兴趣。

“我们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村干部、村里能人在产业发展、致富增收等方面当示范、做表率。”李铁刚告诉记者,这几年,柏油路铺起来了,太阳能路灯装起来了,河道也进行了综合整治,脱贫攻坚效果不断扩大。

“把每个农村党组织锻造成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把每一名党员都锤炼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开路先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最终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说。

滦平县已有中央、省、市、县各级干部510余人驻村帮扶,县内5076名党员干部落实帮扶责任,实现了驻村、帮扶全覆盖。

“谁的责任谁来担,一层人办一层事”,滦平县逐条逐项定标准、定时限,将涉及“两不愁三保障”的所有问题逐行业、逐乡镇、逐村、逐户、逐人扫盲区、清死角。截至目前,滦平县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有保障。

产业扶贫,钱包鼓起来

“原来,家里只能在几亩山地上种玉米,每年的收入还不够零花钱,我只能到县里打工赚钱。现在村里建起了几十个‘微型菇房’,我在菇房工作,省下了外面吃住的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樊立东是滦平县大屯镇窑沟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上有60多岁的父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去年8月,他加入了滦平县的“微型菇房”产业项目,收入多起来,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微型菇房”是滦平县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新模式,将企业庞大的蘑菇工厂通过“微缩”搬到贫困户家中,统一供应培养基料、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加工销售,并提供专门的“菇农贷”缓解贫困户建立“菇房”的启动资金问题,实现贫困户稳定快速增收。

据了解,滦平县计划建设“微型菇房”1000栋、带贫3000户,目前已建设99栋,带动贫困户297户1000人,年户均增收达5万元。

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滦平县在产业扶贫的路上不断探索,惠及更多百姓。近年来,滦平县于营村与滦平晶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引进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实现了“一地生多金”的扶贫产业效果。

“山场原本荒芜,建设了光伏电站后,村民出租土地,最少一户也有30亩,以每亩每年100元承租25年,至少可增加年收入3000元。” 滦平晶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介绍,电站优先雇用村里贫困户进行光伏厂区运维,进行光伏组件清洗、除草等工作,增加贫困户收入。

围绕光伏扶贫产业项目,滦平县同步规划了全扶贫模式农光融合发展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中药材、特色养殖、林果采摘园、休闲旅游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脱贫攻坚,要建立一条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加入产业链条,让他们真正分享到产业发展的红利。”滦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建文说。

治水修路,环境美起来

红墙白瓦间,休闲的村民三五群;整洁阡陌旁,新修的路灯一盏盏……走进滦平县张百湾镇河北村,一幅生态宜居、生活祥和的幸福画卷呈现在眼前。

近年来,滦平县针对贫困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居环境急需改善等难点问题,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生活垃圾、厕所、污水、村容村貌等重点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4亿余元,改造户厕20720座,实现10个村污水无害化治理,硬化街道242公里,亮化路灯5689盏,建设环村林、街道隙地绿化共935亩,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去年,县政府给我们村新修了路、安装了路灯、新建了广场、粉刷了墙面,整个村子焕然一新,再也不见以前的脏乱差了。”滦平县小营村村民闫文树说。

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滦平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下营子村贫困户王红告诉记者,该村的环境卫生由专业的保洁公司负责管理,她就是保洁员之一,“每个月有600块钱工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村子美了,游客多了,休闲旅游、康体养老等新业态在滦平不断涌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9年,滦平县立足生态优势,聚焦用优美环境带动产业发展,带动7个乡镇、26个重点村(6个贫困村)、8000余户农户、2万余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初心。(本报记者 曹树林 崔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