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讲述国宝“回家”的故事

2019-09-22 05:33:0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展览序章“圆明梦归”展出圆明园兽首铜像
  胡 锐摄

  春秋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胡 锐摄

  在圆明园海晏堂喷绘背景下,6个朱红展柜里,分别陈列着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鼠首和兔首铜像。这些兽首铜像原为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构件,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后流失海外。时隔159年,它们又重聚一堂,诉说着辗转曲折的回归之路,同时也见证着中华国运的沧桑巨变。

  

  勾勒70年文物回归画卷

  9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首次对流失文物回归工作进行全景式展现,通过600余件珍贵文物和25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归案例,讲述了70年文物回归的曲折历程与精彩故事。

  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介绍,从1949年至今,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已成功促成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

  “我们遴选的25个案例各具特色,涵盖不同年代、不同回归方式,较为全面地勾勒出流失文物七十载归国之路的壮丽图卷。每个展示单元都附有二维码,观众扫码就能听到更详细的文物回归故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对记者说。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序章“圆明梦归”,以圆明园兽首铜像由散到聚的今昔对照为引线,折射中华民族从屈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第一单元“革故鼎新 昔往今归”,展现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迅速扭转鸦片战争以来珍贵文物大量流失的局面,开启流失文物回归的序幕。第二单元“多措并举 殊途同归”,表现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立足双边合作,探索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多种有效途径。第三单元“协和万邦 四海归心”,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与新进展。

  展示最新追回曾伯青铜器

  此次展览统筹调集全国12个省市、18家文博单位的600余件文物,涵盖陶器、青铜器、典籍、书画等诸多品类,其中不乏多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览文物年代跨度之久、品类之全、价值之重、参与单位之多,均为过去所少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说。展品中有国博馆藏文物425件,包括圆明园青铜虎鎣、鼠首、兔首等众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珍贵文物。

  《伯远帖》和《五牛图》是展览中备受瞩目的瑰宝。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关心下,文化部文物局建立“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成功抢救大批珍贵文物,包括“三希”之二的晋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唐韩滉《五牛图》、五代董源《潇湘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宋赵佶《祥龙石图》等书画珍品。此次展览交替展出《伯远帖》《五牛图》和《潇湘图》《祥龙石图》等书画真迹,令观众大饱眼福。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是此展的另一大亮点。今年8月从日本追索回国后,它们首次与观众见面。这组青铜器共有8件,源自春秋早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克父墓葬,铸造精致,保存完整,鼎、簋、盨、壶、甗、霝器类同时出现,每件器物上均铸有铭文,共计330字,每器均带有自名,对研究春秋早期青铜器的铸造与断代以及曾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折射祖国发展强大历程

  文物的聚散,与国运的兴衰息息相关。70年文物回归故事串联起来,正是祖国不断发展强大的生动写照。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前民主德国返还《永乐大典》与义和团旗帜,开启了中国流失文物回归的崭新篇章。从1950年公布《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到1982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再到1989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中国文物保护逐渐法制化、专业化,并与国际接轨。依靠国内立法支撑和国际公约合作框架,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逐步展开双边合作,探索形成了外交谈判、执法合作、民事诉讼等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有效途径。

  英武传神的王处直墓武士浮雕石刻,肃穆静美的龙门石窟石雕像,雄浑庄重的皿方罍……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故事,都见证着中国在文物追索返还方面的新实践、新进展。

  关强介绍,中国已与22个国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签署双边协议,并主导制定《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为完善文物返还国际秩序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既要做好我们的流失文物回归工作,也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共同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