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重庆一个山区小县的医疗“突围路”

2019-08-29 00:35:11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重庆8月28日电 题:九成多患者县内治疗是如何实现的?——重庆一个山区小县的医疗“突围路”

新华社记者李松、周文冲

渝川陕交界、秦巴山区腹地,有一个叫城口的山区小县。这个常住人口不足20万的国家级贫困县,群众有病不得不跑到数百公里外的大城市看病,患者县域内就诊率一度仅有60%多。

近年来,重庆城口县狠抓医疗人才引进,依托医联体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各项措施多管齐下,开启了一条医疗发展的“突围路”。如今城口县域内患者就诊率回升到九成多,把患者留在基层就医,减轻治病负担,正在成为现实。

给待遇、给位置,引来山区医疗紧缺人才

“城口县人民医院是县里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但过去全院200多名工作人员中,副高职称却仅有两人,人才青黄不接,留不住,更引不来。”城口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凤李说,缺医疗人才、缺诊疗设备,患者看病却治不了,不得不跑到重庆主城区、万州区等地就医。

“除了强化硬件投入,对城口而言,当务之急是补齐人才短板。”城口县卫健委主任毛国安介绍,县里开出综合性“药方”,允许医疗机构给待遇、给位置,柔性引进紧缺医疗人才,实行年薪制。财政按一定比例给予薪酬补助,并提供人才公寓。

近两年,城口县人民医院连续引进八名紧缺专家,涉及心内科、消化内科等专业科室。其中,从医已30多年的心内科专家朱来武刚到医院不久,就开展了城口县第一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这名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被送到医院时,已出现晕厥。我们通过急诊稳定其病情后,充分征询病人意见,实施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随访反映效果很好。”朱来武说,类似病人能在城口县内治疗,而无需上转到大医院,人均至少能节省一两万元的经济负担。

城口是山区小县,要吸引医疗人才,光靠县里给待遇还不够,还需善借外力持续助推。为此,城口县利用鲁渝医疗扶贫协作等机制,专项引入支医专家,带动医疗学科发展。

“一个专家带动一个科室,成熟一个团队。”作为支医专家,山东临沂市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周善良来到城口县人民医院后,帮助院里建起了微生物检验试验室,填补了临床检验的一项空白。周善良还带了3个徒弟,指导开展微生物培养、鉴定、药敏操作,平均每天要提供20多份微生物检验报告。

“让患者‘足不出镇’,获得远程优质医疗服务”

“患者因骨质疏松,出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椎体成形术后,病情得到有效治疗。”在城口县中医院骨伤科,医生甘国莉刚给一名老年患者成功做了椎体成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局麻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创伤小,恢复快。”

甘国莉的手术技术,来自重庆市级医院专家的传授和指导。“过去面对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基层医院处理起来很棘手,不少患者需要上转。”城口县中医院院长邓小琴说,如今,我们医院依托重庆市骨伤科、皮肤科等专科联盟,医生能及时学到三甲医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把患者留在基层才更有底气。

建立紧密合作机制,依托医联体让基层医院做大做强;共建远程信息平台,让患者“就近”享受专家资源……构建市—县—乡镇医疗网络,畅通医疗资源下沉通道,让患者能及时看病、看得好病,是城口这种偏远山区县医疗“强基层”的突破口。

城口县庙坝镇中心卫生院最近就收治了一名心脏疾病患者,入院时这名患者反映心慌、心率快。接诊医生黄昌娥立马给病人佩戴上远程心电监护设备,相关数据被实时传送到县级医院。短短10多分钟时间,相关诊断结果就出来了,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

“乡镇检查、县级诊断或县级检查、市级诊断,城口县远程医疗平台上连三甲医院,向下覆盖全县29个乡镇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室,患者不出乡镇就能获得上级医院心电、影像等远程服务,提高了就医便捷度。”毛国安介绍。

筑牢医疗“网底”,切准农村患者需求

医疗“强基层”,保障措施要跟上:加紧配齐医疗设施设备,夯实乡镇诊疗基础;加快推进薪酬分配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在城口县修齐镇中心卫生院,中医内科医生吴志刚医术过硬,吸引了十里八乡不少患者前来就医,每天要接诊40多人次。“我们医院打破了‘大锅饭’,诊疗病人多、质量好,收入就更高。好医生也有好待遇,在乡镇基层也能踏实行医。”吴志刚说。

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也不能求面面俱到,重点是切准基层患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高质量服务。

城口县尘肺病患者存量较大,患者就近就医、疗养一直是个难题。为此,县里投入资金,在重点乡镇卫生院专门设立了尘肺病康复站。最近,庙坝镇中心卫生院的尘肺病康复站就投入使用了。记者了解到,这个康复站配备了4名专兼职医务人员,用于急救的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也很齐全,尘肺患者还能使用功能自行车等设施,锻炼身体机能。

“尘肺患者关键要持续治疗,加强后期锻炼。不可能每次都往大医院跑,如今基层配置了相应诊疗和康复设施,让这些重点人群治疗更方便了。”庙坝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张广文告诉记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