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江阴“护江”记

2019-08-23 22:52:58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南京8月23日电 题:江阴“护江”记

新华社记者沈汝发

作为长江沿线的重要城市,江苏江阴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指引,聚力长江的生态修复、源头控污、产业转型。通过促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全力保护“母亲河”。

“黄金生产岸线”变身生态岸线

江阴依江而建,因江而兴,岸线全长34.8公里,但长期以来,江阴市民却临江不见江,滨江不亲水。江阴市发改委副主任项勇说,江阴段是深水良港,为江阴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对环境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以前一开门就能看到长江,鱼、鸟都很多,可以赤脚在岸边抓螃蟹。”江阴市澄江街道黄山村村民李惠娟说,“企业建起来后,污染严重了,水上到处是油污。”

壮士断腕。2016年以来,江阴主动调整港口功能,将码头、工厂、轮渡等生产岸线退让搬迁,将省政府批复的23.4公里港口岸线主动压缩到16.85公里。

“很多是优质企业,比如扬子江船厂就是全国知名的造船企业。”项勇说,“但政府下定决心,宁可牺牲一时的GDP,也要还江于民。”

腾出滨江空间,江阴造绿地、建公园。船厂公园、鲥鱼港公园、韭菜港公园等等,一座座建起来。“原来沿江都是厂房、码头,只能远远地看到江。”李惠娟说,“现在可以到江边吹风,在公园散步、跳舞,很惬意。”

“黄田港口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拥有千年历史的长江下游重要漕运、贸易港埠黄田港,将于9月变身为黄田港滨江公园。

“黄田港公园建成后,八公里滨江公园将连成一片,与相垂直的十公里锡澄运河公园构成城市的‘生态T台’。”江阴市住建局副局长张平说。

昔日吊机林立、船运繁忙,现在花草繁茂、芦苇密布。江阴市主城区30公里寸土寸金的生产岸线即将全部变成生态岸线、生活岸线。

绝不让不达标的水流入长江

据江阴市水利局副局长孙明丰介绍,江阴有13条通江河道,江阴投入巨资整治这些入江河流,绝不让不达标的水流入长江。新沟河将于年底整治结束,桃花港河、利港河、深港河等也列入了整治计划。

水面清澈,岸边芬芳。记者沿着长江支流新沟河一路看到,不少居民在河边散步、遛狗。“原来一些企业污水偷排,沿河居民乱扔垃圾,最后都进了长江。”63岁的黄老伯说。

江阴制定实施了《江阴市加强长江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把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细化为20项重点工程。

据江阴市生态环境局介绍,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调水引流、河岸整治、生态修复,江阴9个水质国、省考断面不仅全面达标,而且6个断面超过Ⅲ类水质。

源头控污,才能保护长江不受侵害。根据规划,到2020年江阴将实现入河排污口监测全覆盖,主要入江支流断面全面消除Ⅴ类、劣Ⅴ类水质。

2018年,江阴编制了《江阴长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1+9”规划体系》。“将全市域特别是沿江的每一寸土地都纳入其中,使共抓大保护每一项工作都有规可循。”江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科科长林晓英说。

2019年2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江阴设立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一法庭,严厉打击破坏长江环境的违法行为。

治理进、污染退。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1.2%,城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8.3%;生活垃圾处理实现日产日清……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在推进中初见成效。

每年因环保拒批项目超百亿元

在中国制造业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江阴,纺织、钢铁、石化等支柱产业在夯实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

江阴市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高水平保护互促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长江生态的持续优化。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江阴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金丹菁介绍说,近年来,江阴每年因环保不达标否决的项目投资额都超百亿元。

防增量,去存量。2017年底,已在长江沿岸经营15年的江阴百川化工关停其最后一个化工车间。目前该市已基本完成长江沿岸重点规划区域内化工企业整治任务。7000多家“散乱污”企业被关停整治,钢铁去产能达240万吨。

记者在江阴港口集团看到,防粉尘、防废污水等措施一应俱全。“每年投资上千万元。”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华说,“保护长江生态我们责无旁贷。”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吸引了众多优质项目纷至沓来。2018年,总投资220亿元的远景AESC智能电池等重大产业项目签约;总投资200亿元的联动天翼启动建设……

高端进、低端退。江阴市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84家,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已达43.9%,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江阴的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正在蓄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