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明年违法停车或将与个人信用挂钩

2019-07-28 05:32:1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本报讯(记者 李泽伟)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昨天继续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执法检查组组长李伟作了关于检查《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提到北京道路停车改革和电子收费工作有序推进,城六区和通州区施划道路停车位4万余个;“停车设施有偿向社会开放办法”按规定9月底前要出台;10月底前要出台“快递、外卖等行业使用车辆管理办法”;2020年出台“停车信用机制实施办法”,尽快构建停车信用奖励和联合惩戒机制,违法停车或将与个人信用挂钩。

李伟介绍,“停车条例”自去年5月1日施行以来,“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要求得到贯彻实施,本市道路停车改革和电子收费工作有序推进,基本杜绝了乱收费、黑收费和议价现象,消除了社会对“路边停车费去哪了”的疑问,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路段不规范停车现象大幅减少,缓堵效果明显。城六区和通州区施划道路停车位4万余个,自今年1月1日实施道路停车改革至7月中旬,在新施划的道路停车位停放过的车辆达到271万辆,累计服务车次1261万次,产生计费订单618万单,金额实缴率71%。王府井、南锣鼓巷周边等26条胡同实现了不停车。居住停车区域认证工作取得进展,城六区为符合条件的2.96万辆车办理了居住认证。

“非机动车条例”和“决定”自去年11月1日施行以来,非机动车登记上牌和超标电动自行车3年过渡期政策稳步实施,截止到今年4月底,对超标电动自行车核发临时标识229.6万副,目前全市共办理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45.7万笔。

此外,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从2017年的235万辆调减至去年底的191万辆,施划车辆停放区和禁停区共1.9万余处。快递车辆实行了标识、编码、投保、技术要求和人员培训“五统一”管理。

相关部门提交了关于“两条例一决定”实施情况的书面报告。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停车条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制定了《道路停车泊位设置工作规范(试行)》,共调整车位2409个,清理违规车位5000余个,复划车位2万余个。严格开展执法整治,今年以来,共查处违法停车286.8万起、同比提升10.7%。目前二环路内基本杜绝违法停车,努力实现三四环范围内规范停车。提高处罚标准,对设有禁停标志、标线区域违法停车的,一律按照违反禁停指示标志、标线从严处罚,处罚200元,记3分。

举措

新能源汽车逐步替换现有快递电动三轮车

李伟介绍,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加快完善法规配套规定和标准,并明确时限。涉及“非机动车条例”和“决定”的配套制度办法共4项,已出台3项,今年10月底前要出台“快递、外卖等行业使用车辆管理办法”。配套规定没能按时发布的,市政府应按照《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的规定向市人大常委会说明情况。

市商务局介绍,将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快递、外卖等行业使用车辆管理办法,用新能源汽车逐步替换现有的快递电动三轮车。鼓励重点企业发起成立“北京末端配送服务企业联盟”,联盟将出台快递电动三轮车行业自律公约。

共享单车将逐步实施“免押金”

针对社会关注的共享单车押金退还问题,市交通委介绍,未来共享单车将逐步实施“免押金”,而对于个人信用记录不良的骑行人则将收取一定的押金。对于目前已经收取的押金,将逐步调整、消化、理顺。

针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投放规模仍然过剩问题,目前正在进一步加强对数据接入、车辆清理、超投违投等方面的监管,定期公示考核结果,建立与运营企业主体责任履行情况相挂钩的配额管理和退出机制。

停车设施有偿向社会开放办法需9月底前出台

李伟介绍,“停车条例”明确要求制定12项配套制度规定,目前还有3项没出台,今年9月底前,要出台发布“停车设施有偿向社会开放办法”和“公共建筑配建停车泊位的标准”。

此外,2020年出台发布“停车信用机制实施办法”,尽快构建停车信用奖励和联合惩戒机制。

市交通委介绍,推进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的指导意见已完成送审稿,将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停车联合惩戒备忘录正在研究制定中。公共建筑停车泊位配建标准已报市政府审议,正在按要求修改完善。

市民将可通过APP为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

市公安局正在联合有关部门推进“便民服务点”建设,为购买电动自行车群众现场提供登记上牌服务。同时,开发“注册登记APP平台”,群众可通过互联网自行申报登记信息后办理注册登记,目前正在测试,将很快投用。

在摩托车等车辆通行管理方面,市公安局已经向市政府上报了实行总量控制、整合重申现有摩托车通行政策等工作意见,市政府拟近期专题研究。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亮点

“两条例一决定”执法检查是如何进行的?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次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检查,创造了三个第一次。即第一次对某个领域内多个相关地方性法规进行的组合式执法检查;第一次采取常委会领导全体参加、分组带队的方式开展集中执法检查;第一次采取工作部署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启动执法检查。本次执法检查规格较高、覆盖面广、突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

人大常委会领导任检查组正副组长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两条例一决定”,分别自去年5月1日和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形成了地方性法规对全市动态、静态两大交通体系和机动车、非机动车两类重点交通工具的有效覆盖。

“两条例一决定”实施第二年就马上开展执法检查,目的就是推动法规的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

本次执法检查规格较高,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其他副主任和秘书长任副组长,成员则由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专委会委员及市人大代表60余人组成。

16区人大常委会联动检查

本次检查覆盖面较广,今年5月以来,7个执法检查小组赴城六区和通州区,深入街巷胡同、居民小区、交通路口、电动自行车销售网点、共享单车停放点、快递外卖集散点等地进行了实地检查。

5月8日,执法检查组来到海淀区海淀黄庄路口,对非机动车通行秩序进行现场检查。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执法检查组先后到通州区地铁潞城站听取停车场规划介绍;到石景山区检查鲁谷路电子停车试点区域;到朝阳区调研居住区停车挖潜等工作情况;到丰台天坛医院查看区域交通综合治理情况;到西城区头发胡同调研胡同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情况等,实现了城六区和通州区的检查全覆盖。

16区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还委托第三方开展了调查,提高执法检查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权威性。

检查确定7大方面重点

“两条例一决定”共有93条法规,此次执法检查将道路停车管理情况,特别是停车泊位规划施划和路侧电子收费情况;居住停车供给、停车资源错时共享和违停执法等工作开展情况;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制度及登记上牌制度的落实情况;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运行情况,包括投放总量控制、停放区域规范设置、停放秩序管理和损坏废弃车辆回收情况;对摩托车(含轻便摩托车)、动力装置驱动的三轮车、四轮车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情况;对快递、外卖等行业使用车辆的规范管理问题等7大方面作为检查重点。

执法检查发现五方面主要问题

“两条例一决定”涉及很多停车、非机动车管理方面的老大难问题,群众对这些问题意见较多。

李伟介绍,执法检查就是要发现问题,不能走过场。重点要发现那些影响法规实施、制约法规实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对群众高度关注的道路停车秩序、居住停车供给和电动自行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快递外卖行业用车管理等问题加强监督检查。

执法检查报告也列出了执法检查发现的五方面问题,包括停车资源挖潜不充分,违法停车现象时有发生,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等缺乏有效监管,快递、外卖等行业用车闯红灯、超速、逆行等现象比较普遍,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投入、使用和管理还不够科学等问题。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