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老中医刘翔告诉你
沈阳泽润肥业有限公司
吉美家,装饰你美丽的家
中秋送礼就送酒搭档
北京丰亮君发建筑工程
天堂寨深秋
豪澤格芮酒店礼遇非凡旅途的等待
体验盛唐文化和历史
在鼓浪屿文艺地慢生活
冬季国内最佳温泉去处
难以抗拒的秋色诱惑
甘肃 为什么是你
紫金绿茶红茶获殊荣
潍坊滨海建设生态绿色
花海是最深沉的幻觉
世界上最美的工作
宁夏观光夜市正式开业
山东荣成:天鹅舞朝晖
当前位置:
首页
>
阅社会
>
民生大观
垃圾桶卖“疯”:有人一天接单2000万
2019-07-11 18:59:53
信息来源:
发布者:艾森新闻网
点击量:
垃圾桶卖“疯”:有人一天接单2000万
垃圾分类催热台州这个“塑料制品王国”,生意太好,一些厂家只做现金客户
市场变化背后,是政府治理垃圾的决心和力度,卖垃圾桶的“升级”成搞垃圾分类的
“真是卖疯了”,符永林这样描述自己的垃圾桶生意。在他的办公桌上,就放着四个“上海版”的迷你垃圾桶。
每天七八辆大卡车排队停在他公司门口,上百个工人24小时轮班生产,但依然没法满足雪花一样源源不断飞来的订单。
面对几十年来最好的生意行情,军人出身的符永林却显得冷静,“还是要有危机感。”
他的下属、业务员罗武军也在经历一场变化,“以前是自己找客户,现在角色反了,客户自己上门,而我们只做现金客户。”
在朋友眼里,他原本是一个“卖垃圾桶的”,现在他成了一名垃圾分类的“讲师”。
而一个工厂背后,涌动的是,在“塑料制品王国”台州,一大批跃跃欲试的淘金者,他们正酝酿新的财富探索,因为在他们看来,“做垃圾桶的发财了,有人一天就接了2000万的单子,这就像一个金矿。”
生产出的垃圾桶没进仓库就被拉走
卡车是在深夜或凌晨到的,一辆接一辆,等到天亮了,叉车会把堆在空地上的一排排垃圾桶装上车。
垃圾桶上,印着“上海”“福州”等字样。它们都用不着进仓库,就会被拉走。
在符永林的九渊塑业公司,这样忙碌的场景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从5月份开始就忙了,节假日都加班,现在是24小时两班倒生产,还来不及。”他这样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他把订单分到了其他几个厂房生产,有的则分给朋友。
符永林专业做垃圾桶十年了,今年是生意最好的一年。而最近两个月更明显。从市场来说,上海占了60%。
他已经分了好几个工厂加工,100多名工人24小时两班倒生产,但依然来不及。他用两个字形容:“卖疯”。
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约3000家台州日化企业受益于垃圾分类,线上买家增长近一倍,企业销量同比增长超45%。
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进,给符永林这样的企业,带来了意外的财富。
在办公室,他自己也研究垃圾分类,“猪大骨是其他垃圾,猪小排是厨余垃圾,笔套是可回收垃圾,笔芯是其他垃圾……”
背书一样,他熟知垃圾分类,“我们每个业务员都很懂。”
做了十年垃圾桶,对于市场的判断,符还是比较精准的,哪款好卖哪款不好卖,他看得准,但也有失误的时候。
“真是没想到”,他说,有一款日系的垃圾桶,价格要一百多一个,“去年我觉得没市场,因为太贵了,没想到,政府的决心和投入会这么大,这么高的价格也能卖爆。”
就在前一天,还有一个客户上门来,要求订这款类似的产品,“他要卖到西北去,我就问他,这么贵,运费又高,能有人要吗?”
客户告诉他:“没问题。”
垃圾桶业务员成了政府邀请的“讲师”
“什么时候能发货,能不能快一点,我们等着用。”给罗武军打电话的是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他来催货,两万多个垃圾桶。
在礼貌和客气的氛围里,他们完成一场沟通。“现在很多地方环境和垃圾这块都是一把手抓的,地方上都很重视,所以,很多打电话的是乡镇的党委书记。”
十年前,1988年出生的湖南人罗武军来到黄岩,寻找他的生意门路。在这家生产垃圾桶的公司,他做起了业务员。
去年开始,他发现了市场巨大的变化。“以前是自己找客户,现在角色反了,客户自己上门,而且我们还可以挑,现在单子太多,我们只做现金客户。”
变化背后,是政府治理垃圾的决心和力度。
罗武军出差的频率也日渐增多,原来两个星期出差一次,现在一个星期两三次。公司在一些地方政府的招标上面中标后,罗武军要去和政府单位沟通,落实一系列的后续跟踪。
很多省外的乡镇会请他过去,做些培训和指导,“做久了,垃圾分类一块也很熟悉,我会给他们讲应该怎么做,比如和基层政府建议,政策要怎么定,积分要怎么做;和老百姓讲,垃圾应该怎么分类。”他说,就是把这个地方合理有效的经验带到那个地方去。
最近,他还接到不少朋友的电话,“以前你是卖垃圾桶的,听说现在你搞垃圾分类了。”
显然,垃圾分类,正成为一种时尚,影响着更多的人。“大家的观念会慢慢改变。”
罗武军觉得,除了给公司赚钱,自己最大的一种荣誉感,是协助当地政府完成垃圾分类的工作。和他一样,很多销售业务员成为了垃圾分类的参与者、推进者。
不做垃圾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塑料的
因为卖疯的垃圾桶,这几天,符永林的公司,不时有媒体来采访,有的还来拉广告,业务员罗武军也上了当地的电视台。
在有塑料制品王国之誉的台州,有上万家塑料制品企业,每年塑料原料的消耗量高达500万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而眼下红火的垃圾桶生意,正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路桥一个老板一天就接到了2000万的垃圾桶和400万的垃圾袋的单子。“都是供给电商的,我们把其他塑料产品停了,另外又去新开了几套模具。”
在模具之乡黄岩,垃圾桶带旺了模具开发产业,不少塑模公司贴出了新的招人广告。
与之相比,垃圾桶之外的塑料制品正是一个淡季,且利润惨淡。冰火两重天的格局,让很多业内人士跃跃欲试,开始放下“脸盆”“花盆”,去疯狂地开发垃圾桶。
“垃圾分类一搞,在台州,不谈垃圾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塑料的。”7月8日,一名生产塑料花盆的80后老总在朋友圈发了这句感慨。
他配了一张照片,几个身穿时尚名牌的年轻人,围坐着,脚边放着几个垃圾桶,他们在讨论研究怎么样开发垃圾桶。
“金矿啊”,他这样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他正在考虑转型,因为,当下,花盆等塑料制品并不好卖,是销售的淡季,利润极低。而眼看着巨大的垃圾桶市场,他很想试试。
他的身边,至少有十几个朋友已经启动垃圾桶的开发。开一套模具好点的四五十万,小的只要二三十万,对于这些深耕多年的中小企业主来说,也并不是太大的投入。
符永林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接下来,竞争会很激烈,可能会出现低价的恶意竞争。”他这样告诉员工们,“一定要有危机感。”
对于这个行业来说,速度就是金钱。“新产品前面几个月的利润高,但很快会被模仿,价格就跌了。”
在他看来,在喧嚣之后,只有不断创新,提高品质,才是长久之道。
“我们刚刚开发了三台模具,一台每天能生产几千个新款垃圾桶。”符永林说。
当然,无可否认,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根据住建部要求,接下来一年多时间内,还有46个重点城市也要步入垃圾分类“最严时代”,预计未来五年内,全国的市场都会释放巨大的需求。
“我们都想试试,万一做大了呢。”有80后的老板说。(记者 史春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