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贫困户侯发财“发财”记

2019-07-11 01:43:03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郑州7月10日电(记者李鹏)“侯发财‘发财’了!”从连个“窝”都没有,到如今住着像城里人一样装修的房子,侯发财“发财”成了鱼库村的一桩“新闻”。

鱼库村位于河南省西峡县伏牛山深处的太平镇,到县城就有70多公里。39岁的侯发财多年前砸伤左腿落下残疾,和70多岁的智障母亲相依为命。2010年,洪水把3间土坯房冲塌后,他就和母亲寄宿在村集体的保管室。侯发财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他整日蓬头垢面,游手好闲。在乡亲眼里,他“东靠墙、西靠墙,靠完一天三顿饭”,成了村里有名的懒汉光棍。

2016年,侯发财开始了自己的“发财”路。当年,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村里,了解到侯发财的情况并把他确定为帮扶户。“俺这身体不得劲,饿不着算了,折腾啥?”他一开始对干部的上门帮扶很是不屑。但扶贫干部隔三岔五上门劝导,一来二去成了他家的“常客”。

终于,侯发财的思想有了松动。扶贫队员觉得,“打铁要趁热,得让他干起来。”侯发财会养鸡,但仅有20多只,不成规模。2017年春,扶贫工作队利用扶贫项目,“硬塞”给侯发财1000只鸡苗、2000斤玉米。这下可忙坏了侯发财。没钱建鸡舍,他就把自住的保管室隔开,一半住人,一半养鸡。几个月之后,侯发财的柴鸡出栏,“挣了1万多元。”

这让侯发财喜出望外,更看到了致富的曙光。他拿着挣来的钱,把养鸡规模扩大到1500只,还主动找到扶贫干部“要项目”。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侯发财建起了3间砖房,还把自家的山坡整理出来,加入合作社种药材。

腰包鼓起来,侯发财的腰杆也挺了起来。“100多棵山茱萸,一年收入7500元,两亩黄精一年收入8000元。”被帮扶才一年,侯发财就找扶贫干部算账,主动要求脱贫。为了鼓舞他的干劲,村委和扶贫工作队考虑再三,同意了他退出贫困户的申请。

摘了贫困的帽子,侯发财的劲头更足了,“只要是挣钱的活儿,我都干。”他先是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每天早晚巡山,其余时间种香菇、打零工,没人干的脏活累活抢着干。干活儿不惜力,也让人们彻底改变了对侯发财“懒汉”的看法。村里鱼火锅店的老板听说他是个干活儿的好手,两次上门请他“出山”。

2018年,“发了财”的侯发财决定把房子重新装修,让年迈的母亲安享晚年。他买了新潮的家具,还学着城里人一样吊了顶、铺了防滑地板,客厅一个大电视、卧室一个小电视,一共花了5万多元,“一个吊灯都600多元。”

3年多来,侯发财的“发财路”越走越宽。有人说,“发财啊,你的名字起得好,侯发财后发财嘛!”侯发财笑着说:“都是国家的扶贫政策好,有人领进门,发财靠个人!”他偷偷告诉扶贫干部,自己还有五位数的存款,准备把房子再加盖一层,娶个媳妇。“我可不想一辈子打光棍!”侯发财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