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不“独”
2019-07-09 02:00:33 信息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发布者:isen点击量:
6月27日,吴元渺爱心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临海市一个养老院为老人义务理发。吴元渺坐在一个角落静静地看着他们。
在浙江临海,一场普通的公益理发活动中,48岁的吴元渺坐在轮椅上,在不远处看得入神。跟随理发师的动作,他修长的手指轻微地颤动。这一幕对他来说,熟悉又陌生。
这支爱心公益服务队的理发师大都是吴元渺带出来的徒弟。通过徒弟的公益活动,师父的手艺和爱心得以继续向社会传递温暖。但这一幕,只是这个关于爱心接力故事的冰山一角。
1997年,吴元渺在自己的理发店为老人免费理发(6月26日翻拍)。
消失的爱心理发师
说起吴元渺,不少临海市民都会记起一家远近闻名的理发店。1997年起,吴氏美发在古城街道开张。凭借一双巧手,18岁学艺的吴元渺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节假日的店里,顾客总是排起长队。
然而,从开业之初,吴元渺就定下一条特殊规矩:周三上午免费为老年人、困难职工理发。
在附近居民的口耳相传下,不到一个月之后,一到周三,理发店还没开门,店门口就聚满了前来理发的老年人。
从1997年开始,持续17年,吴元渺和他的徒弟无偿为6万多名老人剪发理容。除了周三上午,吴元渺每年还会组织徒弟前往敬老院、武警驻地、福利院免费提供剪发服务。
平时低调寡言,但内心却善良热情。从街坊邻里的好口碑到最美临海人,再到中国好人、浙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小小理发师吴元渺获得了许多不平凡的荣誉。
然而,正当事业和公益渐入佳境时,一种罕见的脑部疾病却向吴元渺袭来。2008年开始,他的肢体、脏器功能开始受到影响。他走路开始颤颤巍巍,原本灵活的手指也变得不听使唤。
2013年,为了不连累家人,吴元渺主动提出和妻子离婚,随后,他宣称“要去北京发展”,关店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随便帮我找个房间吧,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现在的样子。”2013年10月,身体日渐消瘦,整日躲在理发店阁楼里的吴元渺向好友张海林求助。
6月27日,张海林背着吴元渺下楼,去参加一次爱心服务队的公益活动。
一句承诺,6年守护
张海林是临海市古城派出所的一名辅警,也是吴元渺店里的老顾客,相识多年,脾气投缘让他们成了好朋友。
“吴元渺一直是我们的榜样。”张海林说,每每家里需要帮助,老吴总是热心伸出援手。张海林记得有一次女儿生病,老吴二话没说开车带着他们一家跑了一天医院。
面对形容枯槁、精神萎靡的吴元渺,张海林没有迟疑,脱口而出:“来我家住吧,也就多双碗筷。”
张海林说,其实当时他也不知道家人的意见,但出人意料的是,妻子朱丹丹却很理解。
2013年12月4日,张海林夫妇一起把老吴接回了家。从此,这个三口小家多了一位亲人。
刚到张海林家中,吴元渺就如同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连窗帘都不愿拉开。躲,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既然来了,就是我家人,照顾好你就是我的责任。”朱丹丹为了照顾吴元渺,都没怎么带女儿出过远门。
为了让吴元渺能更方便地生活,夫妻俩商量,决定换一套楼层更低的小房子。从五楼搬到三楼,从大房子搬进不到60平方米的小套间,一家人把最好的卧室留给了吴元渺。
房间虽小,但处处能看到张海林夫妇细心的设计。床边包裹了防止磕碰的海绵,从卧室到卫生间都有方便吴元渺起身和搀扶的扶手……
衣食起居格外琐碎,小到挤牙膏、洗衣服,大到出门检查、打针熬药。几年间,夫妇俩悉心地照顾着吴元渺,从未向任何人提起。
在夫妻俩的照料下,吴元渺的身体有了恢复,但是他的心结却一直没解开:从人生高峰坠入谷底,他仍然不愿面对生活。
直到2016年,时任鹿城社区党委书记方华芬的出现。
6月26日,张海林“一家四口”准备吃晚饭。
爱心涟漪不断传递
方华芬,古城街道鹿城社区8000多户居民的“大管家”。2012年来到社区,如今退休后的她依然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穿梭在社区的街巷,为群众解决问题。
2014年,吴元渺对方华芬说,自己要去北京发展了,从此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里。2016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方华芬得知这个“在北京挣大钱”的老朋友居然就住在自己的社区。
最终,方华芬在张海林夫妇家找到了吴元渺。“找到老吴,看他瘦成那样,我们抱着哭了一场。”方华芬说。
想到老吴的心结一直没有打开,方华芬天天上门看望。“你17年的公益付出,所有人都记在心里。张海林的小家不会抛弃你,社区、社会的大家也不会袖手旁观。”
与此同时,临海民众知道消息后,积极为吴元渺募捐了30余万元善款。临海党委政府还联系各级工会为吴元渺申请津贴、补助金每年达3万多元,同时为他联系医院定期上门检查,并定制详细的康复计划。
敞开了心扉,爱才能流淌,吴元渺重新拾起了生活信心。如今,每天清晨,伴着张海林女儿练琴的声音,吴元渺总会坚持在跑步机上做一些康复训练;只要身体允许,他会拿起手机,在微信上召集徒弟组织公益理发活动。现在这支20余人的吴元渺志愿服务队,每年还会进行20多次公益服务。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传递爱心,收获被爱。吴元渺说,他希望服务队能一直坚持下去;朱丹丹说,要让老吴住得舒适,他们永远是一家人;方华芬说,这一家四口的事就是社区大家庭的事,社区的党委服务队时刻在行动……
简单的期待和承诺背后,这个传递爱心的故事继续在古城临海被这些平凡的好人书写。(图/记者翁忻旸 文/记者吴帅帅)
6月26日,吴元渺在跑步机上锻炼,张海林和朱丹丹的女儿,8岁的张也弛来跟他玩。
6月27日,张海林推着轮椅送吴元渺去参加一次爱心服务队的公益活动。
6月26日,吴元渺走出卫生间。张海林夫妇在家中安装了海绵和扶手,方便吴元渺生活。
6月27日,张海林(中左)和朱丹丹夫妇在鹿城社区一次党员活动上,给党员志愿服务队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6月27日,临海市中医院医生洪荣上门来给吴元渺做针灸。当地政府为吴元渺联系了送医上门服务,每天一次,医生洪荣已经坚持了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