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甘肃平凉:黄土塬上的“绿色神话”

2019-07-01 14:02: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兰州7月1日电(记者刘能静)入夏后,甘肃省平凉市的大部分地区树繁叶茂,“人在林中走,车在荫下行”成为人们的生活写照。

  平凉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地带,这里的许多林地曾是光秃秃的黄土塬,如今,“推窗见绿,出门赏绿”成了平凉人的生活追求。

  四十多年前,平凉市泾川县的森林覆盖率仅有约1%,现在,泾川县森林覆盖面积占近全县土地面积的一半,许多村庄的森林覆盖率甚至超过了80%。

  71岁的泾川县高平镇原梁村村民梁勤学揭开了这块黄土地摇身一变的秘密:“大家从种树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都以种树为荣。”

  在梁勤学的记忆中,20世纪70年代的原梁村树木很少,村里绝大多数人都住在窑洞里。他说:“那时候村里特别穷,村民连盖房子的木头都没有。”

  没有木材,村民们便自己种树。全村人坚持在荒山荒坡植树造林,建起了129亩林场。到20世纪80年代,原梁村已经有了万亩林场,村子也因为这个巨大的绿色宝库而逐渐“改头换面”。梁勤学介绍,卖苗木等林业收入不仅让村里有了教学楼,还让群众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现在城里人有的我们都有,城里人渴望的绿色我们也有。”梁勤学说。

  据原梁村党支部书记杨俊义介绍,目前原梁村除了陡坡等不适合造林的土地外,其余地方全被绿树覆盖了。他自豪地说:“我们今后的主要任务是管护树林,因为已经没有地方种树了!”

  原梁村的变化在泾川县并非个例。飞云镇坡头村的土地面貌也经历了由黄到绿的巨变,目前森林覆盖率达92.4%。坡头村党支部书记袁德俊说:“村里的树林全是人造林,林子大了,甚至连狼和野猪都开始在附近活动了。”

  平凉不仅大力培育生态林,种植苹果等经济林木也成了让绿色“变现”的好办法。如今,苹果产业已成为平凉市的主导产业之一,果树经济林面积约267万亩。平凉市林业草原局局长何鹏峰介绍,现在果业收入占平凉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实现了在绿色中致富的“绿色神话”。

  泾川县的绿化造林只是平凉市改善生态的缩影。平凉市庄浪县也在2015年开启了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如今,庄浪全县共绿化造林36万多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近29%。

  目前,平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3.62%,何鹏峰说:“平凉市民众早就尝到了绿化造林的‘甜头’,如今,‘植绿’‘爱绿’‘护绿’已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