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桦树皮“画”出脱贫致富图

2019-06-24 19:30:4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4日电 题:桦树皮“画”出脱贫致富图

  新华社记者朱文哲

  当油画和烙烫笔遇到桦树皮,颜料与自然的碰撞,不仅燃出新的艺术火花,也铺就一条产业新路。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甘河镇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将传统的民族手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在传承文化的同时画出了一幅脱贫致富的新图景。

  张玉华就是一个在桦树皮上作画的人。“桦皮画是北方林区一种特有的工艺品,它以白桦树上老化剥落的树皮为原料,经过烘干、烙烫和拼接加工而成。”张玉华说,与油画和水墨画相比,桦皮画所表现的是一种来自山野的纯真和自然的美丽。

  为了能更好地传承这项民族手工技艺,张玉华在2004年成立了桦皮画制作公司,将桦皮画通过产业化的模式进行推广。

  当地人喜欢把张玉华的公司称为“爱心工厂”,因为这里80%的员工都是听力和语言有障碍的残障人士。张玉华的丈夫就是一名伤残军人,她对残障人员招工求职的困难感同身受,能为更多残障人员和贫困户提供一份工作,是她的一个心愿。

  “工厂里的残障员工一部分是林业困难职工,一部分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张玉华说,“桦皮画只要经过简单的学习培训就可以上手操作,他们在听力和语言上的障碍并不会影响制作桦皮画。”

  从最初的5个人到现在的30余人,张玉华的“爱心工厂”规模慢慢扩大,同时增加的还有残障员工的人数和他们的收入。

  武占军是甘河镇的一名聋哑人,自2008年加入“爱心工厂”到现在,他做桦皮画已经有11个年头了。“我们在工厂学会了制作方法,还给我们提供原材料,我们在家就能完成制作。”武占军的爱人谭秀芳说,自己除了帮武占军沟通,也能上手制作。“我们家做桦皮画一个月能挣1500元,家里日子明显宽裕了。”

  为了让更多的困难户都能通过桦皮画掌握一技之长,为了把“爱心工厂”做大,甘河镇政府为张玉华免费提供了40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鄂伦春民族手工艺品的展厅,甘河林业局也免费提供了29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桦皮画加工车间。“传统的技艺要继续传承,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更需要鼓励与支持。”甘河镇党委副书记魏玉飞说。

  “现在工厂的贫困户主要还是在甘河镇周边,下一步准备帮助旗里更多地区的贫困户通过做桦皮画脱贫增收。”张玉华表示,自己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鄂伦春自治旗就业服务局已经帮她在大杨树镇对接了多个贫困户家庭,下一步她将把技能培训和原材料带到更多的地区,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