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姜昆:精品创作不能像狗熊掰棒子

2019-06-22 20:20: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精品力作需要打磨,没有经过长期的在实践中修改的过程,就容易昙花一现,瞬间即逝,就像狗熊掰棒子似的,掰一个扔一个,最后不可能有收获。”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姜昆说。

6月20日下午,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在上海海派文化中心参加2019“海上听潮”首场论坛“共话新海派曲艺”,同时,“海上笑韵——海派相声研究发展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海派艺术

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直影响主流文化

海派艺术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这让姜昆回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黑白片,即上海滑稽戏《三毛流浪记》,并学会了用上海话说“三毛流浪记”;后来他又看《大李老李和小李》《满意不满意》等上海片子,学了一句“排骨还是肉”的上海话。

“那时候北京人感觉和上海的距离比较遥远,但是上海所有的艺术形式,一直在不停地影响着主流文化市场。”姜昆说道。

在他看来,上海这块土地,各种各样的艺术,都在寻找着自己存在的方式,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北京人,他以前听了十几年的上海评弹,到现在也只能听懂20%—30%。当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后,“逼”着他去欣赏和研究各种曲艺艺术形式。这更加加深了对“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方式,为一方人来服务”的理解。

文艺作品

不缺作品缺精品

不缺题材缺角度

对于网络信息化时代下的文艺作品,姜昆一连用了三个“不缺”和“缺”。他说现在“不缺作品缺精品”“不缺笑声缺品位”“不缺题材缺角度”。

“你要开辟什么样的角度来讲述你自己要表现的艺术形式。就在最近,我在北京看了舞蹈演员演的话剧,他们也给我背了一段菜单,这个我们曲艺表演也有,但缺的是创新。”姜昆说道。

姜昆表示, 随着艺术的繁荣,各种各样的平台有很多东西需要考虑。当下文艺作品只见高原,没有高峰;没有高峰的东西,就没有峻岭,也就没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这种现象,他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精品力作需要打磨。没有经过长期的在实践中修改的过程,艺术作品就容易形成昙花一现——就像狗熊掰棒子似的,掰一个扔一个,最后不可能有收获。

曲艺创作

网络上冲浪创作

不如身边找素材

“我们有的时候用网络冲浪这种创作方式,代替了在生活中的体验。这也是我们今天在创作新的作品、攀登新的高峰当中所面临的问题。”姜昆说,在曲协的培训班上,有人谈到在公园里晨练时,有背着包的大妈唱着西北花儿冲着他笑,告诉他,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来公园里练嗓子;一位老大爷在单杠上锻炼身体,他说自己71岁了,得好好练, 73岁时他就不练了,等过了“坎儿”再说。

“这些大爷大妈说的话多生动,想要写好相声,这就是最鲜活的素材,最能反映我们老百姓生活状态的东西。”姜昆认为,鲜活的例子是网络冲浪这种创作方式没法比的。(记者 张恩杰 统筹 满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