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位村支书的有机稻种植经

2019-06-08 21:29:4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长春6月8日电(记者高楠、邵美琦)端午时节,东北地区水稻种植接近尾声,吉林省辉南县兴德村“三和农场”的有机稻田已是绿意盎然。“从施用有机肥到生物防虫再到监测土壤水源,虽然稻米产量只有周边农民的一半,但亩产收益却能高出几倍。”44岁的村支书国洪义对记者说。

  性格腼腆的国洪义说起有机种植来自信健谈了许多,“辉南位于黄金水稻带的核心地带,土是肥沃的火山土,水是森林涌出的矿泉水,日照长、温差大,大米品质没得说。”他说。

  2010年,国洪义成立了水稻种植合作社。当时,全村320多户村民,只有30多户加入了合作社。国洪义2012年担任村支书期间,发现村民种植水稻价格低、粮难卖、收益少等突出问题,“要想带领村民致富,就要把农产品附加值提高,打造农产品品牌。”他说。

  2013年,兴德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吉林省三和农场有限公司入驻,并重新组合成立了国氏绿色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品牌农业优势,改种有机大米,通过互联网做电商销售。

  “农场的另外两位合伙人都是‘80 后’,种地虽然不如农民,但是更了解城市消费者,能把更多的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国洪义说。

  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生物防虫、“鸭稻共作”……三和农场从村民手中流转了1500亩稻田进行有机水稻种植。“我们每亩田的总成本近5000元,是周边农民的三倍,产量却只有他们的一半。”国洪义说,“但我们售价高,普通大米每斤卖1.5元左右,每亩纯收益1000元左右,有机大米每斤卖36.8元,每亩纯收益是普通大米的三四倍。”

  尽管插秧刚结束,但三和农场预计在今秋上市的30万公斤有机大米大部分已被订购。“客户群主要是北上广等大城市的消费者,线上线下销售结合,线上是‘私人订制’模式。通过安装在稻田里、加工厂中的摄像头,客户能够全程监控所认购的稻田。”国洪义说。

  多年来的有机种植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村民争相加入合作社。“民以食为天,食以‘绿’为先,我对‘食’字的理解就是人用良心种好米。接下来,通过有机种植增强造血能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子美了,农民富了,乡村才能振兴。”国洪义对未来信心满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