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射箭世界杯上海站的两个场外故事

2019-05-13 18:01: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上海5月12日电 题:五年与十年——射箭世界杯上海站的两个场外故事

  新华社记者 朱翃 许东远

  5月12日,为期7天的2019射箭世界杯上海站在陆家嘴中心绿地落下帷幕,不同项目的金牌也都花落各家。比赛固然精彩刺激,但赛场外的故事却更有意思,上海与射箭运动的不解之缘,从中可见一斑。

  先讲十年的故事。十年之前,也就是2009年,一个名叫徐志伟的小男生在教练的带领下参加了“2009射箭世界杯(上海站)市民体验活动”。当时年仅12岁的他比手中的那把弓也高不了多少。2008年进入浦东射箭训练队的徐志伟,第一次现场观摩世界顶级箭客的比赛,第一次在专业赛事场地体验,很是兴奋。

  少体校周萍对徐志伟说,“这有什么好兴奋的,将来等你打进国家队、能和自己的偶像在国际赛场上一较高下了,再兴奋与骄傲不迟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有些“激将法”的话,就这样在徐志伟心里扎下了根。

  徐志伟凭借自己的射箭天赋和刻苦的训练,一路“升级”:不仅在上海市运会上连续两届赛事夺得金牌,更是夺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多枚金牌,拿到2015年全国射箭锦标赛混合团体金牌,进入了射箭国家队。

  时光荏苒,曾经稚嫩的小箭客如今已经成为一名百步穿杨的名箭士。在今年四月射箭世界杯麦德林站的比赛中,徐志伟见到了自己的偶像——美国反曲弓名将布雷迪·埃利森,并与他在赛场上合影留念。

  徐志伟把合影的照片发给了自己的启蒙教练周萍,告诉老师,“曾经您指引我的目标,今天实现了,谢谢您!”,让周教练又是高兴又是感动。

  十年前,一个上海小男孩因为教练的一句鼓励,在心里埋下了拼搏的种子;十年后,小男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顶级射箭运动员,留下一段佳话。这个“十年”故事的注脚,是拼搏,是梦想,是感动。

  五年的故事则是关于上海这座城市。射箭世界杯的分站赛是“3+1”的形式,即三个分站赛加一个总决赛,分站赛一般在亚洲、欧洲、美洲各一站。2006年,射箭世界杯亚洲的分站赛就在上海举行,但之后两年,亚洲分站赛的举办权被射箭强国韩国取得。直到2009年,这一赛事才重回中国,再至浦东。

  “国际箭联对分站赛是非常看重的,希望通过分站赛来扩大射箭这个比较小众的运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对举办城市有很高的要求,包括国家队的水平、赛事环境与服务保障、当地群众基础、射箭运动在当地的推广等等。”中国射箭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射箭协会会长郭蓓告诉记者说,“国际箭联每年都会考察举办城市,举办合约一般是三年一签,有时候一年一换的情况也会有。但今年国际箭联的负责人主动提出,想和上海直接签一个五年的‘长约’,这是上海这几年推广射箭运动取得成绩和影响力的一个侧面反映。”

  国际箭联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城市“景观体育”,以提高其吸引力。作为国际箭联旗下顶级赛事,包括巴黎埃菲尔铁塔在内的诸多世界标志性风景成了射箭世界杯的赛场背景。在上海,繁华喧闹、地标林立的金融城中,那块绿树掩映、鸟飞鱼翔的中心绿地里,射箭世界杯把陆家嘴的天际线化作比赛背景,闹中取静,迷人而又新奇。

  连续11年的射箭世界杯举办,上海体育在赛事国际化、专业化与管理能力上不断升级,也带动了上海乃至中国射箭运动的迅猛发展。10年前,上海只有一两家射箭馆,如今上海射箭俱乐部已达25家;常年参与射箭运动的人群规模也由之前的百余人发展到如今的接近万人。

  不仅场馆多了,针对业余选手的射箭赛事也越来越多,赛事内容逐渐丰富,与市民的互动不断增强。上海射箭协会每年还会开展教练员培训班,同时搭建平台,让民间赛事与世界大赛对接、草根选手与国际高手有机会同场竞技,全面推动上海群众射箭水平的提高。

  五年之约,背后是上海发展射箭运动的不断努力,也让世界看到了射箭运动在上海正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五年与十年的故事,是场外的花絮,也是动人的音符。光阴流传,见证的不仅是少年箭客的成长,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更是中国射箭运动的不断前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