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边角地“变废为宝” 重庆首批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交付使用

2019-01-19 04:37:14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边角地“变废为宝”重庆首批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交付使用

 

    图为改造前后的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对比(拼图)。 受访者供图 摄

中新网重庆1月18日电 (记者 钟旖)年过五旬的重庆渝北区居民陈正英是一名乒乓球爱好者,过去的5年里,因家附近没有体育设施,她常去到几公里外练习球技。18日,重庆首批10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交付使用,陈正英家楼下的凤鸣体育文化公园也是其中之一。曾经的荒地摇身一变成为公共休闲空间,陈正英立刻邀上球友“一决高下”。她说,“公园离家只有2分钟路程。为周边几个小区的居民都带来便利。”

图为交付使用的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摄

 

图为交付使用的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摄

利用重庆主城建成区的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是该市推进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官方希望通过将边角地“变废为宝”提升城市品质,增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经大量调研论证和借鉴外地经验,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实施工作自2018年启动,至2020年,总数将达到92个。

图为交付使用的凤鸣体育文化公园,市民打球锻炼身体。 钟旖 摄

 

图为交付使用的凤鸣体育文化公园,市民打球锻炼身体。 钟旖 摄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称,该市利用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是自然资源部通报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典型案例之一。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主要建设理念是突出“社区味”“体育味”“文化味”,在充分征集市民需求基础上将体育文化的内涵及体育运动标准融入到设计建造中。

中标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介绍,凤鸣路体育文化公园建设用地面积近5200平方米。特意为市民打造的休闲廊架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的剪纸艺术,“当阳光倾泻在廊架上,地上斑驳的流光似剪纸的光影,充满文化气息”。记者在公园看到,专属于儿童玩耍的沙池里,家长们与孩子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社区”“体育”与“文化”三方面。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设施,以及体育活动和文化休闲场所,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如在体育健身方面,设计结合场地地形特点,除了安排基本体育功能外,各类运动场地还植入科学健身规则,通过地面运动符号、图案、数据,进行标准运动姿势示范,帮助市民更加科学有效地健身。

地处李家坪区域的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建设用地面积约11858平方米,空间内不仅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还有健身步道、凉亭、儿童活动区,全方位满足市民运动需求。记者走访了解到,将废弃的荒坡改造成公园,带给市民的还有生活上的便利。居民戴成凤说,荒芜的山坡没有人管理,最麻烦的是出行。附近居民要想去到公交站,要绕着山坡走一大圈。“现在公园建成了,我们可以直接穿过种满花草的公园去车站,节省时间又心情舒畅。”

据《利用主城建成区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实施方案》显示,2018至2020年,重庆将利用主城建成区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92个。

除首批交付10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外,重庆计划在春节前再陆续交付20个。30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将布局各类健身设施377个,其中五人制足球场9个、标准篮球场12个、三人制篮球场8个、羽毛球场30个、轮滑场5个、乒乓球场57个、其他健身设施256个。

记者了解到,该市将在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后期管理中使用智慧公园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具有身份识别功能,可及时反馈公园设施情况,运营方可定期、及时保养。在规划中,社区体育文化公园除布局24小时图书馆、24小时无人贩售机、智能广播外,还有智慧之眼视频监控、感测设施、智能求助设施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