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南美足球为何在与欧洲足球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2018-07-16 22:33: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莫斯科7月16日电 题:南美足球为何在与欧洲足球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新华社记者 赵焱

 

  俄罗斯世界杯落下帷幕,法国队捧得桂冠,亚军克罗地亚队也赢得了尊重,两支欧洲球队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对决。其实从四强开始,欧洲球队登顶就已经成为事实,曾经的欧洲南美分庭抗礼变成了欧洲包揽前四,再也没有什么欧洲球队和南美球队巅峰对决,其实从前几届世界杯来看,进入四强的球队中南美洲就早已经处于劣势,南美足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呢?

 

  整体足球代替球星个人能力

 

  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各国都对足球的战术做着更新和发展,现代足球发展越来越注重团队和战术的配合,对于强调个人能力的南美足球来说起到了很大的冲击。

 

  从本届世界杯的欧洲球队来看,除了葡萄牙队C罗比较突出外,其他球队几乎都是以整体见长。

 

  克罗地亚队主教练达利奇说:“梅西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员,内马尔的水平也很高,但是所有仅仅依靠某一名球员的球队都已经回家了,这就是世界杯与其他比赛的区别,依靠整体的球队在继续前行。”

 

  达利奇认为:“足球进步了很多,任何一支训练有素的球队都知道集体回防,整体组织进攻,个人不总是能够解决问题,但团结一致却可以。克罗地亚队以前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仅仅依靠几名球员无法组成一支有力量的球队。”

 

  在过去三届世界杯上,冠军分别被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队摘得,这几支冠军队中的成员大多出自联赛班底,甚至是一个俱乐部,也就是说用的打法已经在联赛中反复实践,球员间又足够的默契,不需要场上再进行交流,而是场上球员能够心领神会队友的传球线路。

 

  而南美足球一向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足球,也正因为此,球星突出,能被称得上球王的马拉多纳和贝利也都是来自南美,连续过人、“踩单车”等都是南美球员在球场上最爱表演的项目,在整体足球不完备的时候,球星突破欧洲人的防线易如反掌,给观众们带来了视觉享受,因此也造就了一批传奇球星。

 

  有人说现代足球不好看了、太功利了,但这种实用主义最终能够达到取得好成绩的效果,就无法阻止球队去践行。

 

  在今年南美球队中表现最好的巴西队,实际上主教练蒂特也一直在强调整体,而不要仅仅依赖内马尔一个人。内马尔赛前也刚刚从大手术中恢复,显然球队已经被迫寻求没有内马尔的方法,最终内马尔虽然回归了,但球队整体打法已经形成。只是在与比利时队的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场卡塞米罗无法出场,使得球队的中场和前场之间无法有效连接,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正在沦为欧洲足球的附庸

 

  如今的南美诸强,很多球员平时都来自欧洲俱乐部,这些球员实际早已融入欧洲的战术体系,回到国家队反而出现水土不服。

 

  在阿根廷队23人名单中,只有3人来自本国联赛;而巴西队更是只有2名球员来自本国俱乐部。诚然,欧洲俱乐部的职业化程度更高,对球员被世界范围内认可起到推动作用。但现在南美球员通常是从17、18岁就被欧洲豪门买走,对南美球员的天赋按照欧洲模式改造,这样国内就很少能够涌现出非常抢眼的球星。

 

  要知道以前的济科、苏格拉底、马拉多纳等人都是在世界杯或者世俱杯上成名后才登陆欧洲踢球的,到欧洲去淘金挣钱,同时也帮助欧洲俱乐部取得好成绩。比如马拉多纳加盟那不勒斯后,就把这支球队带上了意甲冠军的宝座。

 

  但随着欧洲俱乐部职业化运作的发展,更多南美有天赋的球员渴望到欧洲踢球,南美各俱乐部也希望用自己的年轻球员换得经济利益,将年轻球员卖到欧洲也就成为南美青训的主要目标。

 

  同时,为了更好地出售球员,俱乐部培养球员并不再注重球队整体实力需要,而是关注看台上的球探。因此在打法上,南美俱乐部开始远离现代战术体系,强调个人盘带、突破,为的是让球探们一眼就能看出天才球员的个人能力。

 

  由此可见,南美洲俱乐部培养球员的目的更多的不是本国联赛的精彩,而是能够为欧洲联赛输送多少人才。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国内联赛水平下降、场面难看,也为国家队的组成埋下了隐患,让南美足球逐渐成为欧洲足球的附庸。

 

  出售球员收入难以良性循环

 

  由于经济发展原因,南美球员到欧洲的目的主要是淘金。毕竟欧洲整体发展水平高,豪门俱乐部善于经营,给球员的报酬丰厚,球员愿意去,培养他们的俱乐部也愿意卖,特别是近些年来南美国家经济状况普遍不好,足球俱乐部的日子也不好过,球队自然将出售年轻有才华的球员看作是赚钱的好方法。

 

  但这些出售球员的钱最终用在哪里了呢?由于南美各国的经济危机,俱乐部门票收入减少、赞助商收入减少,因此卖球员的钱主要用于支付拖欠的现有球员工资。在巴西,俱乐部拖欠球员工资现象非常普遍。当年孔卡从中超回到巴甲弗卢米嫩塞俱乐部时曾表示原因是怀念巴西的足球氛围,但到巴西刚刚一年又回归了中超,其原因就是给他支付薪水的赞助商撤资,而孔卡的转会费入账后,瞬间就被弗卢米嫩塞俱乐部用来还债了,普通球员被拖欠的工资依然没有着落。

 

  所以,买卖球员得到的资金真正能够用于青训或者更新训练设备的少之又少。近年来许多中国球队派自己的梯队来巴西训练,到来之后发现,巴西当地俱乐部的训练设施比起国内来要陈旧不少,训练中使用的高科技手段也不如国内俱乐部,因此他们到巴西学习的更多是足球的意识、足球的文化。

 

  除了球员外,很多足球教练也都前往亚洲和中东等新兴足球目的地淘金。包括中超在内的很多联赛由于已经目光瞄准大牌教练,南美洲俱乐部就开始打到亚洲国家建立足球学校、充当青训教练的主意,这也导致南美各国青训教练的大量流失。

 

  足球,归根到底是一项集体运动,仅靠个人、不思进取是无法赶超欧洲的。好在南美洲这片沃土上还是能够涌现出一批批有天赋的球员,因此只要他们积极进取、跟上世界足球更新换代的步伐,他们是能够继续挑战欧洲球队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