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最烧钱世界杯来了!俄罗斯要用“体育兴邦”

2018-06-11 23:36:14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俄罗斯世界杯:“体育兴邦”的体检报告史上

  ↑下诺夫哥罗德体育场位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市东北,是本届世界杯新建场馆。球场可容纳4.5万名观众。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下诺夫哥罗德体育场将举行四场小组赛、一场八分之一决赛和一场四分之一决赛。 这是4月16日拍摄的体育场内景。 新华社发

  2018俄罗斯世界杯将于北京时间6月14日拉开战幕。昨天新增售的12万张俄罗斯世界杯球票,短短几个小时就又被抢购一空,据国际足联消息,自2017年9月开售至今,已经有超过2500万张球票分配给了世界各地的球迷。

  正当世界杯票务销售如火如荼,乌克兰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却先后对世界杯泼起冷水,似乎是要把抵制俄罗斯世界杯的声音延续到最后时刻。

  俄塔社当地时间6月7日的报道称,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第一副议长格拉先科呼吁乌克兰球迷不要前往俄罗斯看比赛,乌克兰外交部也在官网上表示,赴俄乌克兰公民的人身安全可能会受到严重威胁。

  同时,不止一次围绕人权和国际法与俄罗斯展开交锋的澳大利亚也亮出态度。根据澳大利亚联合通讯社报道,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毕晓普确认,尽管不会干涉澳大利亚足协关于世界杯的决定,但澳大利亚不会派出官方代表团前往俄罗斯。

  不过,在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看来,俄罗斯已经100%准备好接受世界检阅,“从揭幕战在卢日尼基体育场开球的那一刻开始,全世界都会明白这点。”

  在看台上布置反歧视监测系统、在赛场内把因歧视行为终止比赛的权利交给裁判——在反歧视和追求多元化方面,俄罗斯将给出世界杯史上最严谨的答卷。因凡蒂诺还强调,“在世界杯球场还在建造的时候,我们去现场考察过,当地球场建设工人们的食宿条件都很好,因此也不存在人权问题。”甚至外界对俄罗斯安保问题的担心,因凡蒂诺也予以回应,“俄罗斯当局很重视这次大赛的安保工作,如果谁觉得来俄罗斯可能会出事,那他最好别来。”

  俄罗斯体育缺乏“话语权”

  澳大利亚的消极态度从今年3月多国抵制俄罗斯风波时就已显现。由于俄罗斯前双面间谍斯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和女儿在英国索尔兹伯里被神经毒剂袭击,英国方面将矛头指向俄罗斯,指责这是俄罗斯当局策划的暗杀。政治诉求左右了体育的立场,抵制俄罗斯世界杯的声浪跨海越洋,澳大利亚、冰岛等多个国家表示响应。

  而因此前陷于兴奋剂泥沼,俄罗斯的世界杯举办权就已遭到挑战。《麦克拉伦报告》的阴云从里约奥运会便开始笼罩俄罗斯体育界,俄罗斯体育不仅在里约奥运会及平昌冬奥会上遭到“屏蔽”,“战火”也烧到了俄罗斯足球身上。莫斯科反兴奋剂实验室前主任格里戈里·罗德琴科夫曾向国际反兴奋剂组织透露,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备战期,俄罗斯男足35名球员存在服用兴奋剂行为,被涉及的球员中有23人入选当年国家队,而与之并存的另一个说法是,俄罗斯足协正计划给正在备战今年世界杯的俄罗斯球员集体“服药”,直到5月底,由于证据不足,国际足联终于表示对“参加2018年世界杯俄罗斯国家队球员涉嫌服用禁药”案作出销案决定。

  “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并不符合西方列强的利益。”国际体育专家郭宣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在乌克兰冲突和叙利亚战争问题上,俄罗斯的强硬态度振奋了民心,因此西方列强希望借体育这种方式进行“报复”,这也是西方列强与俄罗斯非接触战争的最好方式,“俄罗斯当前经济状况确实不佳,国内的一些社会民生问题比较严重,比如腐败、营商环境等等,这些国家希望通过打击俄罗斯体育,破坏俄罗斯民族的自信心及凝聚力,从而造成俄罗斯社会阶层的分裂。”

  无论是世界杯抵制风波还是此前的兴奋剂制裁,俄罗斯体育都成了被政治因素裹挟的对象。

  “俄罗斯体育被裹挟,与其自身存在问题有很大关系。”郭宣表示,俄罗斯最初继承的是苏联时期举国体育体制,“体育和国家面子问题息息相关,这种体制本身就将政治和体育混在一起,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因此,前有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被抵制,现有俄罗斯在夏冬两届奥运会上的被动处境。

  其次,兴奋剂问题是国际体育面临的共同问题,“虽然不仅仅是俄罗斯存在,但俄罗斯确实存在问题。”郭宣强调,俄罗斯对犯禁者的宽容度比较高,比如,平昌冬奥会那么严酷的体育生态环境,顶风作案的俄罗斯运动员并没有接受“损害国家荣誉”而应该受到的处罚,“俄罗斯的一些体育官员和运动员的行为确实为西方列强的攻击提供了素材。”

  此外,俄罗斯体育的被动也与其正处于从苏联时代的举国体育体制向真正的市场体育转型期有关。

  留俄学者、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期刊部主任王子朴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在举国体制的影响下,苏联竞技体育一度繁盛,从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共10届奥运会,苏联代表队7次获得金牌总数第1名(记者注:苏美冷战,前苏联未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92年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但仍以联队身份参赛);而在冬奥会历史上,苏联同样占据了7次奖牌榜第一。

  遗憾的是,自1991年苏联解体,转型期的“休克疗法”使得原有人才储备流失严重,“尤其是教练储备”。王子朴以游泳项目为例表示,澳大利亚游泳崛起正与上世纪90年代大批涌入的俄罗斯教练有关,比如名将波波夫的教练图列兹基就于1993年加入澳大利亚国家体育学院,为澳大利亚培养了克里姆等一批优秀选手,而教练储备匮乏,直接导致了俄罗斯竞技体育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不过俄罗斯的竞技体育方法、理念不可小觑,他们很少有可被视作‘短板’的项目。”即便本届世界杯不被外界看好的俄罗斯男足,实际也算得上欧洲知名劲旅,自1958年首次参赛至今都是世界杯常客,今年也是俄罗斯队第11次参赛。

  但俄罗斯足球实力不足以改变俄罗斯在世界足坛中不够强硬的处境,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缺乏体育产业支撑,没有能撑起门面的本土体育赛事也是其受制于人的原因之一。王子朴表示,“足球这样在全球具有极大影响力的项目,在这个领域中有没有话语权可能比竞技成绩更关键。”

  “让世界看见俄罗斯”

  “谁会赢得世界杯?”5月举行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面对这样的问题,普京很快给出答案“获胜的将是世界杯的组织者”。

  “对俄罗斯而言,足球地位不同于冰球,竞技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 俄罗斯《体育快报》举行的一项在线投票印证了王子朴的观点,5万多投票的俄罗斯球迷中有63%的人认为“俄罗斯队无法小组出线”,还有近7%的球迷认为“本届世界杯俄罗斯队重在参与”。

  “2014年冬奥会之后,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得到了极大提升,因此,民众普遍对世界杯这种大型国际赛事持支持态度。”在郭宣看来,俄罗斯足球现在处于低谷,对主队期待值不高并不影响大部分民众对世界杯的态度,“这是俄罗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让世界了解俄罗斯渴望融入的决心;消极的声音则主要集中在场馆建设中的腐败问题:多位高官因圣彼得堡体育场建设过程中的受贿问题被问责。此外,赛后一些场馆的使用,也是民众关心的问题,比如,加里宁格勒的场馆使用问题等等。”郭宣表示,民众对球队期望值不高,赛事本身反而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是非常利于组织者的一件事情。”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眼中,世界杯能帮助他向全世界、尤其是俄罗斯民众传递出一个信息:尽管西方国家不断设置障碍,但是俄罗斯依然获得成功。”路透社的评论表示,普京不希望俄罗斯民众认为自己的国家被孤立。

  为了让世界看到俄罗斯的努力,除了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喀山、索契等知名城市外,小城萨兰斯克这样的宜居城市也成为了举办世界杯赛事的11座城市之一。

  为让球迷观赛更加便利,俄罗斯在城市基础建设上更是做足文章,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新闻官李善德表示,赛期将对世界杯赛观众启动免费乘车系统,包括在各主办城市间可免费搭乘增补专列,“计划届时增设700辆专列,可运送旅客超过40万名”,在比赛日当天持票观众可免费搭乘公交(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城际电气火车及机场特快列车)。

  李善德透露,“为了妥善组织比赛,俄罗斯建立了大规模的法律法规框架,2013年就通过了关于筹备和举办世界杯足球赛的专项联邦法律,还批准了相关的世界杯筹备计划,共有261项内容,包括体育设施、公共领域设施、健康能源提供设施的建设与改造。”以交通设施筹备为框架,相关部门还进行了公路、桥梁、立交工程、火车站、停车场的建设与重建,公共交通设施也接受了现代化改造,比如,圣彼得堡和下诺夫哥罗德市新建了地铁站;各个主办城市机场基础设施也进行了现代化改建,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叶卡捷琳堡、下诺夫哥罗德、萨马拉等城市都建立了新的航站楼,顿河畔罗斯托夫还建立了新的机场。

  俄罗斯世界杯组委会主席阿列克谢·索罗金此前表示,本届世界杯基础设施建设开支达1.2万亿卢布,主要就集中在交通设施和场馆设施上。而据媒体披露,为举办一届令人瞩目的世界杯,截至2017年年底,俄罗斯政府已经投入了6340亿卢布,2018年计划再投入440亿卢布,举办成本按2013年到2017年的平均汇率计算达132亿美元,超过了2010年南非承办世界杯的60亿美元,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110亿美元,成为史上最烧钱的世界杯。

  不过阿列克谢·索罗金指出,世界杯为俄罗斯带来的收益将超过巴西的140亿美元、德国的120亿美元和南非的70亿美元,预计达到150亿美元——70万俄罗斯球迷和57万外国球迷正是组委会对世界杯促进旅游、消费、就业等板块的信心来源。

  其实俄罗斯对世界杯还有更多期待,“要向世界展示俄罗斯文化的另一面。”郭宣表示,在乌克兰冲突、叙利亚战争中,突出的都是俄罗斯作为军事强国的作用,然而,一个民族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存在那么久,除了“战斗”的一面,必然有其文化影响力的存在,“当更多人理解了俄罗斯文化中的救世情结之后,相信对于俄罗斯真正融入世界并恢复经济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体育兴邦”的信心显现

  2010年冬天,时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打开信封念出“俄罗斯”的名字时,成千上万的俄罗斯球迷纵情欢呼,庆祝成功获得2018年世界杯主办权。当时莫斯科气温已经接近零下16摄氏度,但俄罗斯民众的热情却空前高涨,2013年喀山大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都在等待成为彰显大国形象的时机。包括未能申办成功的2012夏季奥运会,在王子朴看来,都是俄罗斯想要借助体育兴邦的迹象。而普京执政后对政府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给体育事业释放了更多空间,可以看出体育凝聚民族向心力的作用已经显现。

  正如一场盛大的婚礼,除了给亲友观礼外,仪式也将带给新人以精神和物质的收获。“索契冬奥会满足了人们的期望,所获得的奖牌数量打破了俄罗斯参加冬奥会的历史,同时,也留下了令人满意的奥运遗产。”俄罗斯中央奥林匹克科学院院长梅利尼科娃·娜塔莉亚·尤里耶夫娜曾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国际奥林匹克大学正是因冬奥会而创办,在奥林匹克工程基础上建立的青少年体育中心,“在举行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城市里,基础设施的发展尤其明显。”同时,她还表示,俄罗斯也积极借鉴了中国在充分利用空闲区域发展群众体育的经验。

  开放,正是郭宣希望世界杯带给俄罗斯的“礼物”,“大赛的意义不仅是向世人展示完整的俄罗斯,还有一个意义是借机让所有的俄罗斯民众了解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世人又是如何看待俄罗斯的。”

  “重结果不重过程,为了伟大目标舍得奉献、能吃苦。”郭宣表示,一旦了解了俄罗斯人的性格特质,“打造出最贵的世界杯就很容易理解了”。在他看来,苏联解体之后,基础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俄罗斯似乎是花了30年去调整分配方式,“好像是每个人都得到了点利益,但整体看却是浪费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机会。”而世界杯的建设性工作,为俄罗斯经济注入了活力,“其政治诉求仅仅是改变‘分钱’的方式,并不创造切实的社会效益,但通过建设性的经济活动,达到的目标更具长远的发展潜力。”

  在郭宣看来,俄罗斯似乎错过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不少福利,因此,“必须阳光、必须按套路来玩”的世界杯如果真能让他们看清外面的世界,新一代的俄罗斯年轻人就会带给世界很多的惊喜,回馈将不仅局限在体育领域。

分享到: